49. 49.融雪声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她平步青云》 

    “大家好,”澈王府书房内,傅识若端坐在周景佑对面,长长的方桌上挤了一堆人,她向左招招手,又朝右点点头,最后拿起她视若珍宝的小本子念道,“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各位来参加此次讨论。讨论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做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分别是:西山玉石场瘟疫事件、和孟浮混在一起的刺客是谁,以及温雪音是如何得知这些事的。”

    她扫视过众人,发现除了宋却还能看看她,其他人根本就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出,她当即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每个人面前的茶水都控制不住地洒了半杯。

    宋却:“……”

    “呵呵,宋却表现最好,宋却先说。”

    宋却毫不客气:“玉石场瘟疫据李筠所说是孟浮干的,他从前毕竟是皇帝的人,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脑子里起泡学着我娘要给我当卧底,但这件事存疑。刺客应该是陶公公陶闻殊,他没准备瞒着,现在朝堂里没了柯治,所有人都觉得马上就是周景佑的天下了,但凡是个人都不愿意见到一家独大,但朝中无人,又因为马脚露了半只,所以只能顺水推舟地走出来。”

    宋却交代得太快,在座几人都还没把洒出来的茶水擦干净,宋却就已经说完了。

    “陶闻殊。”周景佑将这个名字细细琢磨了一遍,“……陶闻殊?”

    周景佑摩挲着下巴:“那这人保养得挺好……他得有四十岁了吧。”

    宋却疑惑:“你认识?”

    “我小时他还抱过我呢。”周景佑说,“我也是听大哥说的,那会儿在座的诸位只有我出生了,你们不知道也正常。”

    傅识若大喊一声:“陶公公四十岁啦?那他真的不显老诶,怎么做到的?”

    秦渊渺:“你有病啊这是重点吗?”

    傅识若指着他的鼻子:“你说话放尊重点,这都是上一辈的事情了,我高兴了往本子上记两笔回去问问我爹,不高兴了你就等着被参吧。”

    秦渊渺讪讪地闭嘴了。

    “陶闻殊。跟姜无真一起共事过,不过后来听说是死了,跟徐老将军一同上的战场。”周景佑看向宋却,“你既知道这个名字,那温雪音肯定跟你说过了。她怎么知道的?”

    “说起来,温雪音比我们都大上几岁,陶闻殊在朝时,她应该有两三岁了。她算半个中原人,五六岁前她跟着她爹在商道上来回跑,遇见陶闻殊了。”宋却说,“她的老师就是陶闻殊。”

    宋却从袖中抽出了拓印下来的策论文章,平铺在桌子上:“当年我跟随老师去淮安,遇见温雪音的那个学堂,就是陶闻殊办的。”

    徐敬慈见她将温雪音的文章拿了出来,赶紧将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景丰年间策论抄录》,翻到某一页:“在这儿。”

    看完之后,秦渊渺不由得点头:“不愧是一脉相承。”

    宋却道:“还有。”

    徐敬慈接着翻书,不过这次是往前翻。“姜无真”三个字格外惹眼。

    一本书被轮流翻看,但凡看过的都沉默下来。姜无真和陶闻殊的策论,比温雪音和陶闻殊的还要想象。逻辑结构行文脉络,甚至在某些思想上都如出一辙。

    这下还有什么不懂的。姜无真状元出身,陶闻殊拼尽全力也只是第七十三名。

    “我的老师也教过他。”

    徐敬慈:“咦,那朝堂到现在为止都攥在姜相的手里诶。现在是什么意思,她的两个学生对打?”

    宋却:“……”

    傅识若不解:“那也太奇怪了,姜相从来没跟你提到过他吗?”

    宋却摇了摇头。

    “那也很奇怪啊,姜相的两个学生,年龄相差这么大都能成为死敌,而且对方的学生还把这些事都告诉你……温雪音到底是什么立场啊?”

    宋却屏退了所有人,书房里只有她和温雪音。两张桌子已经面对面摆好了,上面铺着下人准备的文房四宝。

    “请吧。”宋却说。

    温雪音笑问:“先考策论吧,我最想看这个。不过好像谁出题都有点吃亏,这样,从你书架上随便找一句出来,我们也不学科举那般正式了。”

    她闭着眼睛随手抽了本《欧阳修集》出来,翻过一页又一页,最终手指停在了其中一句上。她睁开眼睛,对着那句话看了又看,然后轻声念了出来:“其穷达祸福无愧于人,则必不犯法,况是仇人所告,故不必区区曲辩也。”

    二人一直无话,直至香燃尽。香灰铺了满炉,窗外天色昏暗,烛火摇摇欲坠。

    交换了卷子后,温雪音率先说:“啊……不愧是姜无真的学生,就是比我这个半吊子更自然。”

    科举的卷子宋却没见过,她那会儿处处受掣肘,还告假了一月,之后这些卷子就一直积压在翰林院,目前还没有公之于众的意思。

    但现在宋却亲眼见到了,温雪音的风格像极了她认识的一个人——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