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35.乱如麻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她平步青云》
朝中近日有两件大事,一是乡试结束后马不停蹄地举行会试,二是陆铭一案居然还能找到新的证据。
宋却赋闲在家许久,难得进宫一趟,走前还用细粉遮了唇色,看起来一副伤势未愈迫不得已与世无争的样子。
病怏怏的宋却被特许了一把椅子,宋却假模假样地摇了摇头,跟着周招渡一同跪下:“多谢陛下体恤,臣虽身体不适,但面见陛下和殿下的礼数一刻都不敢忘。”
周招渡朝她翻了个不明显的白眼,随后将手中的文书捧起:“父皇,这是徐敬慈递来的,说是已找到证据,杀害陆大人的另有其人。”
皇帝恹恹地点点头:“是何人?”
“北疆人。”
皇帝依然是一副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样子,他“嗯”了一声,示意周招渡继续说。
周招渡瞥了一眼宋却,说道:“但儿臣以为,事有蹊跷。”
“为了验证陆大人的死因,徐州那边连续派了多少人去查,也没查到半点。如今徐敬慈一去,北疆人就露了头。儿臣想,会不会是有人与北疆勾结呢?”
皇帝敲打过宋却,她不方便替徐敬慈辩解什么,不过还好,她原本就没有辩解的意思:“陛下,乐王殿下说得在理。难道这真是北疆的阴谋?臣告假已久,属实不好意思继续在家游手好闲,倘若陛下要查个彻底,臣定当竭尽全力。”
皇帝叹了口气,伸手勾了勾,陶公公即刻将文书从周招渡手中接过,递了过来。
皇帝看了一会儿,像是随口一问:“但宋卿与徐敬慈,似乎关系匪浅啊?不为他说说话吗?”
“臣为陛下马首是瞻,不忘提携之恩,若与陛下的利益有冲突,臣无论如何都站在陛下这边。”宋却弯腰叩首,随即直起身子,“不过臣也相信徐大人。北疆与徐大人积怨已久,两方见了面就恨不能置对方于死地,血海深仇未报,如何能共谋呢。”
“你这些日子,有没有和徐敬慈书信来往?”皇帝的语气说不上和缓,但也不至于太冷,“朕知道你,宋却,你的本事大着呢,就算安排了人重重看管,你也有办法把书信送去。”
“陛下高看臣了。”宋却像是因身体不适,蹙了蹙眉,“先不说臣是否有这通天的本事,就是告病这些日子来,太医、大夫在府上进进出出,陛下慰问的赏赐一批又一批,臣就算有动作,也难逃宫中之人的眼睛。”
宋却顿了顿,继续道:“书信确有一封,应当是徐大人在过了看守那一关后,用朝廷的人送来的。若陛下要看,臣这就派人去取。”
“信上是什么?”
“徐州见闻,日常琐事,几句闲言。”
皇帝无奈地笑出来:“年轻人。”
“父皇,此人能言善辩,您切莫听信她一面之辞。有一封信,必然还会有其他的,父皇不如派人去中书令府上搜一搜。”
宋却心中五味杂陈,她十分怜悯地看了一眼周招渡,叹气道:“若能让陛下打消疑心,不妨派人去搜。”
周招渡这时才反应过来:“你将信件都毁了?!”
回答他的是宋却咳嗽不止、摇摇欲坠的狼狈。
皇帝皱着眉想了想,挥手道:“行了,乐王,你先退下。”
周招渡忿忿不平,但碍于皇上又无可奈何,只好就此退出。
宋却逐渐平息了咳嗽,对着皇帝道歉:“陛下见谅,臣开春以来身子一直不好,惊扰陛下了。”
皇帝挥挥手:“先坐吧。”
宋却静静等着对方的下文,许久后,皇帝才开口:“既然是北疆人做的,那就让徐敬慈回来吧,总不能一直待在徐州……京中无人,终归不是个事。”
是人总有心结。皇帝此人在不知道谁的怂恿下霍乱了大梁好多年,再次尝到安定的甜头后,大抵是不想再节外生枝。
北疆作为眼下最大的枝节,顺利成章地成为皇帝心中的刺,北方事一日不解决,他就一日寝食难安。
不过徐敬慈又要受指摘了,手握重兵的少年将军,离了京城就让陛下没有安全感,说出去就是一个拥兵自重的罪名。等真等到海晏河清那天,他大概会落得跟他爹娘一样的下场。
宋却流露出了适时的担忧:“但此事终归有疑虑,倘若徐大人就这样回京,恐怕百官颇有微词。”
“宋却,试探太过只会适得其反。”
宋却低头:“臣知罪。”
“此事就这样定了,你也退下吧。”
宋却起身拜过,正要出门时,有小太监匆匆进入:“陛下,徐大人来报。”
宋却没有驻足,向门口走去。随后她隐约听见一声轻叹。
徐敬慈回京的事还是被搁置了。
“他还是回不来吗?”下了朝后,秦渊渺跟在宋却身边,慢吞吞往回走。他问:“我听说之前陛下允许徐敬慈回京了,那段时间周招渡脸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