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李兖是个大麻烦 第(1/5)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旧元三十四年,东陵萧氏一统北地。

    过淮南,以秉生江为界,与南陈相对峙。

    萧穆于平城称帝,国号大晋,年号靖武,供先考于太庙,号太祖。

    次年,帝谕迁都长安。

    春伊始,臣工官眷同备迁长安。

    *

    这一年是迁都后的第二年。

    靖武四年的春日。

    清晨降下的白露打湿街上的青石砖,白墙爬满淡绿青苔,幽静的深巷中不时传来娘子卖杏花的吆喝声。

    一片清净中唯有镇上最大的茶楼酒肆里热闹喧哗。

    楼下,醒木一拍,说书先生讲得还是那出《惊蛰传》。

    “书接上回,中原大乱时,北境也不甚平静,旧元三年,有一人,一骑一枪挑落北地八将,直冲旧都而去,此人姓燕,单名一个宗字,.....”

    楼上,红衣小少年倾身趴在倚栏上,他眉眼带笑,双眸灿若星辰,显是听得津津有味。

    听到燕宗这名,李兖顿时笑起来。

    他回头,看向坐在桌对面那个黑着脸的郎君。

    “五哥,这书里讲的燕宗就是我阿翁吧,这名起得真有意思。”

    少年卷发高束,飘红发带上坠着燕北的刺金银饰,一双晶亮的琥珀瞳眸,笑起来唇角上勾,露出一对小虎牙来,一派顽性张烈的模样。

    对面的萧屺看着,说不出重话,只不咸不淡开口:“是挺有意思的。”

    楼下又是一阵叫好声。

    李兖没心没肺的跟着叫好,叫完还低头去看自己身上。

    眼见没什么可给的,他眼珠微转,视线落在旁边人身上。

    一旁侍立的护卫,蹀躞带上恰有一串铜板。

    李兖探身摘下那串铜板,轻微掂掂,手一扬,铜板呤叮飞向楼下砸在说书案上。

    细碎的声音惊得说书先生一颤,紧接着脸上又露出喜色。

    偏乡小镇之地,讲上一日也不过得三两铜板,出手便是一贯铜板的阔绰人可不多见啊。

    说书先生折扇一收,抬头看过去。

    二楼倚栏而立的少年一身银朱箭袖圆领袍,头上束红珠玄金编带抹额,式样精精美做工精细,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的子弟。

    见他看过去,那少年更乐了,笑得见眉不见眼的。

    说书的调转折扇向二楼拱手谢赏。

    李兖见此,拍掉手上的糕点碎屑,也学着朝楼下随意拱了拱手。

    少年直真,言笑晏晏貌胜繁花,行止没什么度量却也意气。

    但萧屺实在看不下去了,搁下茶杯开口道:“你吃饱喝足就赶紧回京去吧,别惹的李尚书四处找你不见再追到这里来,我这次可不是出来玩的。”

    “我知道啊。”

    李兖一撩袍子,意犹未尽地坐回去,一本正经道:“七哥跑了,咱俩这不找他来了嘛,多一个人多一分助力,对不对?我不会给你添乱的。”

    萧屺不肯松口,七郎一个麻烦他姑且还能应对一二,若再加上一个李兖

    ......不行,绝对不行。

    ......李兖不是一般的麻烦。

    萧屺光是想想脑仁子就开始疼了。

    “五哥,”李兖殷勤地给萧屺倒茶,还把盘里的糕点摆好,推到他那边。

    “我绝不给你添乱,我长这么大从没来过南地,就想看看嘛。”

    萧屺使劲捏捏眉心。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孟家的事,七郎是偷跑出来的,你不也是,不添乱?这话说出来你自己可信?”

    李兖闻言转了个身,后倚向红栏,二郎腿一翘,手上抛着花生,嘚瑟道:“说起孟家,哎,弟弟我小小年纪就这样招人喜欢,可真真是个大麻烦啊。”

    “不过......”他转过头,对上萧屺的那双眼里尽是探究“五哥真的知道了?”

    萧屺给了他一个‘那是自然’的眼神,自顾自端起茶盏来掩饰心虚。

    其实他并不是很了解。

    只知道十多年前李兖的阿娘宇文夫人和孟家的谢夫人义结金兰,商定下一门亲事。

    当时李兖已经两岁了,而谢夫人正怀胎七月,后来谢夫人果然生了女儿,还是两个。

    但不巧的是,谢夫人生产当日正值通州战役最关键的时候,敌我攻守间城中混乱不堪。

    一片乱糟糟里,孟家丢了一个小娘子。

    就是谢夫人最小的那个女儿,算来应是行六的。

    经此一事,谢夫人悲痛欲绝,再不肯提将剩下的那个女儿许出去的话。

    这事就此搁置。

    前几年大晋立国建朝后,不知他阿耶从哪里听来的这事,竟又在宫宴上提及了。

    彼时谢夫人不在宴上,孟大将军犹豫许久后倒是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