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禁毒英雄林则徐(2)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在林则徐的强令下鸦片商人很快就投降,交出了两万箱鸦片。www.roumange.com1839年6月,林则徐在东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这两万箱鸦片,共计两百三十七万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一出,上至道光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对林则徐赞誉有加。道光帝还下旨停止了与英国的贸易,防止鸦片再流入中国】

    【当时在广州的英国驻华商务总监义律对这些被驱逐的鸦片商人表示:这些损失都会由英国政府负责。而英国政府负责的方式就是将远征军的军舰开到广州,然后历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了……】

    天幕上,一箱箱鸦片被倒入池中,石灰翻涌,罪恶在消融。

    康熙皇帝那威严的面容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禁拍手叫好:“此乃我大清之英雄!林公此举,真真是壮我大清国威,断那洋人祸根,其果敢坚毅,实乃后世楷模,若朕仍在位,必当重重嘉奖,保我大清海晏河清!”

    然而还没等他开心完,就看到大清被外国列强用炮弹轰开了国门,他口中的大清英雄被皇帝遗弃,宛如一条落水狗一般。

    康熙皇帝:“……”

    草,激动早了!!

    【鸦片战争是华夏近代史的开端,也是百年屈辱史的开端。其实当时英国对于是否出兵远东也是争议不休,最终仅以微弱的优势通过了出兵的提议。然而战况一开始就出乎了中英两国的预料,清朝对英国开战全无准备,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之下毫无反抗能力,英国如摧枯拉朽一般打烂了清军的炮台防线】

    【广州在英国的猛烈炮火之下岌岌可危,而林则徐也从人们口中的当世名臣、禁烟英雄变成了惹出滔天大祸的误国之臣。而道光更是把林则徐当成了战事失利的替罪羊,革了他的职。不久,义律向道光帝新派来的钦差大臣奕山开出了条件,大清必须赔偿他们600万元,以及之前禁烟对鸦片商人的损失】

    随着天幕的娓娓道来,大清的臣子们面红耳赤,羞愧与震惊交织在他们的面容之上。有的大臣紧紧攥着衣角,指节泛白;有的则低垂着头,不敢直视天幕,口中喃喃却又无言以对。

    特别是看到英军的战舰如入无人之境,大清沿海的防线在英军的枪炮之下,仿若纸糊一般。一座座炮台被轻易轰毁,士兵们虽奋力抵抗,却节节败退。城池相继沦陷,清军的战船在英军的先进战舰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被撞得粉碎,或葬身火海的时候。

    “此乃奇耻大辱,我大清海防竟如此不堪一击!”一位老臣悲愤地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打破了朝堂的死寂。众人皆默默无言,只觉那曾经自恃的天朝上国威严,在这一瞬间土崩瓦解,只剩下满心的惶惑与对未来深深的忧虑,不知这大清将何去何从,又该如何应对这从未遇见过的危局。

    心里最难受的属道光帝无疑了,这个视频一出,他在臣子们心里的形象肯定跌得很严重。特别是林卿,他心里肯定已经恨死朕了吧?朕也是不得已的……

    【英军的要求奕山一口答应了下来,把钱赔给了英国人。对比他还得意洋洋的给道光帝写了封奏折夸赞自已的丰功伟绩,顺便攻击林则徐。道光还以为英国人已经被打发走了,就下旨将林则徐贬到了新疆。然而英军根本没有走,这只是一个阴谋,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北京】

    【1841年8月,英军的军舰开到了厦门,随后一路北上至浙东。在1842年7月兵临南京城下,扬言要北上到天津。一向自认天朝上国的道光皇帝再也坐不住了,匆忙派人前去南京议和,最终以签订《南京条约》而结束。1845年,林则徐被道光帝重新启用,任陕甘总督,后面又改任云贵总督。1850年,林则徐病逝,享年66岁,谥文忠……】

    大清的一个位面里,在那宁静的庭院之中,年老体衰的林则徐卧于榻上,面容消瘦却透着坚毅。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他满是岁月痕迹的脸上。

    “天幕…在说些什么?本官怎么听不清楚了?”林则徐缓缓起身,努力的想要听清天幕的声音。

    身边的侍从赶紧扶住他,俯身告知他的谥号是“文忠”。

    林则徐微微一怔,继而眼中泛起欣慰的泪光。他缓缓开口,声音虽虚弱却依然坚定:“蒙圣上恩准,得此谥号,林某一生心血,总算未被全然辜负。只叹这大清,内忧外患,我虽倾尽所能,然所行仍有限。唯愿后来者,能继我之志,守我大清疆土,振我中华之威,莫使百姓再受列强欺凌。”

    言罢,他望向窗外那熟悉的山河,眼神中满是眷恋与期许,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曙光穿透层层阴霾,尽管微弱,却给这衰败的大清带来一丝希望的慰藉,他的身影在这光影交错间,似成为了一座凝固的丰碑,镌刻着无尽的忠诚与壮志未酬的遗憾。

    (林则徐千古名臣)

    (那些说林则徐是引发鸦片战争的人都是“跪族”。让亲者痛,让仇者快)

    (民族英雄)

    (中国历史上禁毒英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