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二章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招安的事情拍板定案,宫宴便就此告一段落。
祝常青退至殿外,等皇帝朝臣们依次都走了,才有一太监领她出宫。
更深露重,宫门前已有一辆马车候着。
提着灯笼的小太监侧过身,规规矩矩比了个“请”的手势。
祝常青谢过,提裙踩上脚蹬。
方一掀开帘子,险些叫眼前的景象吓着。
她回头看了一眼领路太监和车夫,见两人并无异样,这才平复心神,动作利索地坐进去。
“夜闯小娘子马车,这种事亏你做得出来。”
眼前的杜宸安正借着昏暗烛火瞧账本,祝常青一张嘴便是挖苦:“五年不见,真是愈发丢人了。”
账本“啪”一声合上,杜宸安将其卷起敲在祝常青脑门,力道丝毫不怜香惜玉。
“你倒不如先想想自己吧,一回京就给我惹这么大麻烦。”
蜀平动乱的消息半月前就传回了京,皇帝第一时间派遣将士兵队前去镇压,不料训练有素的朝廷军队面对自发起义的农民兵时,居然久攻不下,履履退败。
近年来又匈奴泛滥,朝中猛将冯直还在北地作战,兵力大量消耗,泰宁帝为此愁眉不展,自然不愿意多花力气在内乱上面。
于是看到祝常青出现在文华殿时,杜宸安便心中了然。
两人有五年未见,期间因祝常青罪女的身份不好时常书信往来,每年只有除夕前后会各寄一封报平安。
杜宸安去年升任户部陵江郎中,倒是几次上请外派陵江,但都被驳回了。
原以为再见面必然有所疏远,不料说起话来都还是和从前一样,嘴上不饶人。
祝常青托着下颚,仔仔细细打量起面前的好友,发觉他和记忆里的半大小子有了很多不同。
摇着头叹息一声,不打算过多感慨,又说起了正事:“今夜我在殿上,原本只想要个三法司的小吏,好领蜀平的地方官员回京查办,不想竟请来了李凭栏这尊大佛,伤脑筋。”
杜宸安不解:“你奉命招安,有世子作保,有何不好?”
祝常青闻言往车夫的方向看了眼,虽知道他已被杜宸安买通,但还是谨慎地压低声音:“若是为了招安,自然没什么不好。但等此事了了,我不打算回京复命,我想直接逃回陵江。”
如果随行的是个不入流的小吏,等到了蜀平,山高皇帝远,有杜宸安在上头压着,谅别人也不敢阻拦。
可惜来的是李凭栏,这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
普天之下,除了泰宁帝和他父亲安亲王,怕是再没人能压得住这位世子。
“胡闹!”杜宸安下意识喝止,皱眉问她,“好不容易回京,又去陵江作甚?”
毕竟还要拉人入伙,祝常青解释:“如今的京城,放眼望去全是当年的三皇子党,我一个故太子党的人,走一步都觉得脑袋晃三晃。况且陛下在流放之初允我于陵江隐姓埋名,我如今在那儿有田有宅,当然要回去。”
“你这话以后不可说,又不是五年前,哪还有什么三皇子党?都是陛下的臣子。”
杜宸安仍觉不妥,摇头劝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陛下若真想抓你,你便是跑到天涯海角也无用。不如就等事情了结先回京,你有功在身,说不定陛下会开恩。”
祝常青自知此举冒进,想要实施有许多阻碍,还容易害人害己,点头表示会再好好考量。
她心中郁闷,朝窗外看去。
月色当空,马车缓缓停下,车夫在外头唤道:“祝小娘子,宅子到了。”
泰宁帝赐了她一间城郊的陋室,以作今夜的落脚之地,明日一早便要启程。
祝常青和杜宸安对上一眼,冲他轻轻点头,让他不必担心自己。
在她撩开帘子下车前,杜宸安还是忍不住开口叮嘱:“若你想清楚了,到时真要回陵江,不必瞒我,我会帮你。”
五年前冒着被父亲打断双腿,被皇帝砍头的风险也要为她求情。
不差这一回了。
祝常青身形一顿,难得正色,朝他福身一礼,道了一句“大恩不言谢”,转身下车。
更夫正巧路过街巷,拿梆敲锣,口中高声念道:“夜半三更,关门关灯!”
春夜岑寂,她的背影一点一点隐入无边夜色。
身后响起一串渐行渐远的“笃笃”马蹄声。
-
翌日清晨。
是个不错的晴日。
祝常青走出院子,三架马车已停在面前。
她转身掩上大门,再回身时,只见正对着她的那辆马车的侧帘被一只手挑起。
露出车内人的脸。
李凭栏不言不语的时候,那张天然雕琢的脸就像是件触感冰凉的玉器,让人忍不住想细细观赏,连呼吸都怕碰碎了他。
祝常青垂眸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