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殿试中的猫腻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是故意的?你还能再大点声吗?

    自家人知自家事,儿子什么水平,他这个当父亲的还能不知道?

    关键是,他在嘉靖皇帝心目中完全没份量,所以皇帝不会兜底,根本没资格公然舞弊!

    再说就算有这个心思,也绝对信不过秦德威!

    见翟銮不答话,秦德威又转向另一边的严嵩按照位次,严嵩仅在秦德威之下,距离同样很近。

    然后众人就听到秦德威很诚恳的说:“严阁老!听说你最近与浙籍大臣走得很近,有没有被请托?这次要不要照顾一下,在三鼎甲里安排一个浙江人?”

    严嵩还没有说什么,忽然有另外一名大臣被惹恼了,拍桉喝道:“胡言乱语信口雌黄!”

    秦德威顺着声音看去,原来是左都御史屠侨,便回应道:

    “我们阁臣之间说话,你一个入朝不到一年的新人,有什么资格插话!”

    其他人也挺无奈的,你秦德威今天装什么傻,要都像你这样公开说出来,那还能叫黑箱作业吗?还是说你秦德威今天打算掀桌子了?

    严嵩也不想与秦德威纠缠,对众人开口道:“今日时候也不早了,若手头试卷都已经看完,那就开始转桌吧!”

    说到转桌这个概念,就要从殿试读卷工作说起。

    理论上,所有试卷都要经过所有读卷官审阅,但这样太耗费时间和精力。十多个读卷官,每人都把三百来份试卷看一遍也不现实。

    所以最开始,执事官员会将试卷分发给十几个读卷官,平均每人二十多份卷子,这样审阅起来就节省多了。

    当然,殿试的第一个奥秘就在这里。比如说,如何能让焦妹夫的试卷,很碰巧的发到秦德威这个读卷官的手里,就是一门学问。

    可以说各位读卷官的手里,大多都有一两份这样的人情试卷。

    再多就不行了,试卷毕竟是湖名的,执事官员没有那么好记性,安排不过来。

    当每个读卷官看完手里试卷后,并评完等级,就要开始“转桌”了。

    这意思就是按顺序,轮流把其他人桌上的试卷简单查阅一遍,象征都看过了。

    这就是殿试中的第二个奥秘,如果某人运气好,在别人桌上看到了不被看好的佳作,或者是自己“眼熟”的试卷,那可以把这份试卷拿回自己桌上,重新打分评级。

    昨天每个人都将自己手里的试卷审阅完毕,今天就要先转桌了。

    秦德威没有太多想法,所以转桌时也就随便翻看翻看,对付过去了。

    转桌完毕后,就要进入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除了当主持的首辅之外的十三名读卷官,每人提交一份他认为最优秀的试卷给首辅,一共十三份。

    这就是预定的前三名试卷,以及十份备卷,都要呈交给皇帝做最后的审定,算是“种子选手”。

    殿试读卷程序一直没有明确规定,上面说的这个办法,也是多少年来实践摸索出来的。

    既照顾到了每一个读卷官的脸面,让每个人至少选出了二甲前十;又在决定名次的问题上,彰显了内阁的权势。

    至于初步名次具体怎么排列,在“种子选手”中,到底选哪些作为拟定的前三名,要看首辅权威有多大。

    遇到强势的首辅,直接一言而决就能从“种子选手”里定下前三名试卷,但显然翟首辅并不具备这种实力。

    于是众人又看向严嵩,首辅弱势,次辅强势,少不得要撕扯了。

    也有人看向秦德威,这位秦中堂霸占着首席读卷的位置,肯定不是来闹着玩的。

    如果没有秦德威,严阁老占住首席读卷的位置,早就去撕翟首辅了。

    但就是多了一个动机不明的秦德威,导致严阁老不敢轻举妄动。

    翟銮在严嵩和秦德威之间来回扫视了几眼,忽然对秦德威问道:“从秦大人你开始,先提交试卷过来。”

    想都不用想,秦德威第一个提交的试卷肯定是他妹夫的。只要拿到了各人所提交的试卷,他翟首辅才有与严嵩相争的机会。

    但秦德威迟疑着说:“我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殿试读卷,但觉得这样提交试卷很有弊端!

    每个人各自交一份优秀试卷,作为三鼎甲和二甲前十的候选,有点太过于片面了。

    这样每张优秀试卷只有一个人审过,很受个人主观影响,未见得就会公正,其中弊端太大了。”

    翟銮又问道:“那你说怎么选拔试卷?”

    秦德威胸有成竹的答道:“不如将提交出的十三份试卷,再由读卷官轮流审阅一遍,然后进行评级,标注于试卷上,可以写一等到五等。

    等十三份试卷传阅完毕后,根据每张试卷上的评级情况来确定名次,一等最多的当然就是第一名了。”

    听起来,秦德威这个办法很不错,大部分人一时间都没想到槽点。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