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袁绍的联姻之策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郭图连忙阻止:“大将军地位崇高,亲征平原未免太高看陈炎,实是大可不必。” 

    逢纪也连忙说:“公则所言有理,大将军当坐镇邺城,主持大局才是,若东征平原期间,北方有事,则不能及时应对,会误了大事,还请大将军深思。” 

    袁绍摇了摇头:“我大军争夺平原,已有数年,却不难克,先是与公孙瓒糜战三年,后陈炎崛起,已成大患,何也?皆因我主攻公孙瓒,而忽视了陈炎,致使军中将士纷纷倾力对阵公孙瓒,使陈炎得到机会发展壮大。” 

    “击败公孙瓒,可兵据幽州,但幽州固然重要,青州亦是重要,我岂能重幽州而轻青州?且近两年来,陈炎壮大太快,连连击败我手下之将,使我军声势大减,若不遏止其势,恐后患无穷。今我出兵青州,以势压之,夺回失地,也让青州之人,还记得我这个大将军。” 

    原来如此,袁绍自感这几年在青州屡屡战败,自己声势下降,就想率军兵进青州,主要给自己还是长长声势,否则青州人都不把他放在眼里。 

    田丰却不以为然:“大将军所言并非无理,然陈炎只有两三千兵力,大将军以数万大军进军,乃杀鸡用牛刀,只怕为人所笑,且大军出行,耗费无数,若今数万人进军平原,所费数不胜数,实是得不偿失呀。” 

    “元皓,你无须多言,此事就这么定了,不日我将亲率大军东进,攻打陈炎,夺回漯阴,兵进济南。” 

    辛评、郭图等人本来还想劝的,但他们听到袁绍的口气有些严厉,就不敢再劝了。元皓也是无奈,袁绍点他名了,他也就不能再说什么。 

    后来他想了一下,袁绍亲率大军进军青州,除了多费些粮草之外,好像也没其他坏处。只是袁绍这种沽名钓誉的做法,让他微微不满。还有一点,这次袁绍出兵,博得名誉,想必也会把沮授给放了。 

    谈事结束后,众人离去,袁绍又留下了郭图、许攸、辛评、逢纪、荀谌等人,商议起另外一件事。 

    “今我据在冀州已有数年,声威卓着,公孙瓒已是穷途末路,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暗中与公孙瓒勾结,与我为敌,这是为何?” 

    许攸脑筋转得快,瞬间就明白过来:“大将军礼贤下士,深得士人敬仰,然大将军乃汝南人,入主冀州,冀州人仍难信大将军,故才暗中与公孙瓒勾结。” 

    他看了一下眼前几个人,除了逢纪是南阳人外,其余四人都是颍川人,冀州本地人一个都没有,他自然就明白袁绍想说什么。他跟袁绍这么些年,也不是白跟的。 

    “那我该如何去做,才能让冀州人信任于我?” 

    “若想让冀州人安心为大将军效力,大将军可延请并提拔一些冀州人为官,并重用他们,冀州人必会以这些人为典范,进而信任大将军,并愿意为大将军效死力。” 

    “例如清河崔氏,闻名一方,乃冀州望族,其族中人才辈出,崔琰崔季珪便是其中佼佼者,其族弟崔林崔德儒亦是名重一时。广平郡邯郸人刘劭刘孔才,亦是深得冀州人敬仰……大将军皆可去延揽他们。”许攸三言两语,就举荐了几个人。 

    “若他们愿意为大将军所用,则可重用,若他们不愿意效力,大将军亦可许以名誉及虚位,善待他们,不过费些钱财而已,却能做出表率给冀州人看,届时,冀州人必对大将军心悦诚服,诚心归附。” 

    袁绍手下的人中,在军中任职的将领倒是不少是冀州本地人,但这些人出身一般,大多数都是普通家族或中等家族中人,几乎没有出身大族之人。 

    在文臣中,也唯有田丰、沮授等寥寥几个人出身冀州,在士林中颇有名望,但家中势力却一般。再者,这几个人也不怎么得袁绍重用,袁绍重用的、且能影响到决策的,例如郭图、许攸、辛评、逢纪等,都是外来人。 

    袁绍点了点头,认可了许攸这个想法:“子远所说有理。” 

    “还有……”许攸的主意还没完,又接着说:“若大将军想尽快得到冀州人的认可,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联姻。半年前,我曾遇到中山无极县甄逸之三子甄尧,听闻其幼妹明年及笄,尚未婚配,大将军次子显弈公子年纪二十余,妻吴氏已丧,尚未续弦,正好相配,大将军可遣人与甄氏相谈结亲。” 

    “甄氏之人,官场虽不甚如意,但其族在中山已有数百年,历代经商,富可敌国,若与他家结亲,对大将军大有裨益。且……大将军可曾注意到最近有桑皮纸在邺城售卖?” 

    “嗯,那又如何?” 

    “此纸据说为青州人左伯所产,正是甄家从青州进货,再运送到冀州售卖,显然陈炎也在借助甄家之力,来从事商贸,赚取钱粮,若大将军与甄家结亲,便可拉拢甄家,为大将军所用,可断陈炎财路,此是何等快慰之事?” 

    “原来如此,只是甄家已与陈炎相交,我再联姻拉拢,甄家会不会不愿意?且我又如何能信任他们?” 

    “大将军势大,甄家如何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