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饲料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八月十五。

    大朝会时。

    朝廷下发了“全心全意搞好秋收”的诏书。

    未来的一个多月,就是粮食收获的季节。

    各州地方官府,一定要确保秋收顺利完成。

    最先收获的是长江流域的水稻。

    再过个几天就能大量收割了。

    长江沿线,稻田一片金黄。

    稻穗垂弯了腰,金灿灿谷子在微风吹拂下欢快地摆动着。

    像是在对百姓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

    辛苦劳作一年的自耕农,脸上洋溢着笑容。

    朝廷减税后,原本分配给他们的田地产出,除了缴纳田租还有盈余。

    家家户户还开荒垦田几十上百亩。

    这些田地五年内是不用交租的。

    另外,朝廷还取消了地方官府私设的苛捐杂税。

    可以说。

    这一年,给了沉重负担的天下百姓一个喘息时机。

    以关中平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地里的麦子和粟米都已结穗。

    由于深耕细作,加上施撒沤肥,夏旱时也没干到青苗。

    今年的粟、麦植株都要比以前粗壮,高大几分。

    结出的穗也更长,虽然还是结浆期,但穗粒饱满,肉眼可见的丰盈。

    城南有上千亩土地,属于农学馆实验基地。

    其中数百亩土地种的全是棉花。

    这是开年后,裴矩从西域胡商那里收购到的种子。

    小皇帝全部交给了贾仲明,让其试种。

    当前,棉花已到花铃期。

    半个成人高的青苗枝繁叶茂,枝桠上结了不少青绿色的桃形果实。

    “陛下,此物当真能够用来抽丝织布?”

    贾仲明从来没有见过棉花。

    哪怕贾思勰编纂的农学百科全书《齐民要术》里,也没有记载这种作物。

    “哈哈,再过一个多月,答案自见分晓。”

    小皇帝开心一笑。

    对于他把第一批棉花,种植管理得这么好很是满意。

    “一定要把棉花的生长周期,以及你的种植经验整理成册,以后是要全天下推广的……”

    “是,陛下!”

    贾仲明自然专心记录了这些。

    当初小皇帝把种子给到他的时候,便已经特意交代过了。

    看着大片的棉花田,还有枝头上挂着的果实。

    宇文衍仿佛看到了吐絮期时,棉田中白茫茫一片的景象。

    农学馆在其他方面的研究也在进行。

    特别是小皇帝提过优良种子的培育,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

    宇文衍大多时候,只是指明某个大方向,关键方面提点几句。

    具体实施他不予干涉,任由农学馆的相关人员去自由发挥。

    离开棉田,他又去了桃林所在的养殖基地。

    桃林之中的草地上,猪牛羊成群。

    悠闲地啃食地上的青草。

    卜斋见到皇帝二次驾临,欣喜异常。

    带着宇文衍参观了他养的鸡、鸭、猪、牛、羊等

    上次来过后,小皇帝认为一百多头猪太少。

    于是卜斋扩大了养殖规模。

    直接养了五百头生猪,一百头母猪,二十头公猪。

    单单照料这些猪的私奴就达上百人。

    这些猪已经养了一年时间,长到一百斤的样子。

    这样的生长速度要是放在后世,那养猪的人要亏死去。

    鸡也养了几百只。

    除了用于繁殖的公鸡,其它的全都阉割了。

    阉割过的公鸡,称为阉鸡或线鸡。

    不会打鸣,也不好斗,鸡毛红亮,能养得又肥又大。

    那个用来养鸭子的湖里,他还投放了多种鱼苗下去。

    这么大的湖要是不养些鱼,着实是太浪费了。

    小皇帝希望卜斋能搞出一套,人工规模养殖牲畜的经验来。

    以眼下境况来看,一切都还在摸索当中。

    宇文衍最为看重的是养猪。

    把养猪普及开来,让百姓也能吃得起肉。

    改善生活的同时,也能增加国民的体质。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

    他把后世饲料的概念提了出来。

    用麦麸、米糠、秸秆糠、酒糟、糠糟、醋糟、豆渣、蛋壳、骨粉、盐等物。

    按一定的比例调配,做成饲养牲畜的饲料。

    卜斋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他自称是汉武帝时期养殖大师卜式的后人。

    打小便立志要做祖上那等大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