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一章 起兵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数日后,传旨官员抵达襄阳,同样的圣旨内容,也向殷仲堪做了传达。

    

    殷仲堪其实早已有了预期。鲁宗之从京城回来之后,便已经告知了殷仲堪他进见司马道子的情形,并且带回了司马道子的口信。司马道子让鲁宗之传话给殷仲堪,要殷仲堪不必担心,此事朝廷自有处置,只要殷仲堪遵守他所承诺之言,对朝廷忠心耿耿,朝廷自然会为他主持公道。

    

    所以,殷仲堪年前便知道朝廷会有所动作。现在圣旨下达,其内容正如预期,殷仲堪心里顿时放心了一大半。

    

    虽然梁州自已已经无法染指,司马道子显然是要将梁州占为已有,乘机攫取成自已的势力范围。将来西北的局面必是扑朔迷离。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已能保住荆州,借助司马道子的力量将桓玄赶出荆州。

    

    而且,看样子,司马道子连豫州都要收回,桓玄将一无所得,这是最好的结果。殷仲堪脑补了桓玄接旨之时的画面,心里真是要笑开了花。桓玄想必当时的脸色很难看吧。

    

    殷勤招待了传旨官员之后,殷仲堪下令兵马做好回江陵的准备。虽然襄阳也不错,但是和江陵相比相差太多,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回到江陵了。

    

    但是,殷仲堪之子殷旷之和一些将领却都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殷旷之私下里向殷仲堪进言道:“阿爷有没有想过,那桓玄若不肯撤兵,不遵朝廷旨意,又当如何?桓玄明显是想要吞并西北诸州,朝廷一纸圣旨,便想要他退出荆州,放弃被他控制的梁州豫州,恐怕是不可能的。换做是阿爷,易地而处,你会心中服气么?我等都看得出来,朝廷这是让桓玄一无所得,有打压之嫌,桓玄能不知道?此事恐怕会有反复,未必能如意。”

    

    殷仲堪沉浸在喜悦之中,闻言不以为意。斥道:“你懂什么?桓玄固然有独霸西北之意,但他绝不敢对抗朝廷。他若违抗圣旨,便是公然反叛,司马道子怎会容他?他虽然有些实力,但是若要公然对抗朝廷,恐还无此胆量。司马道子手握朝廷重兵,强于桓玄数倍,桓玄看似强大,却有多少人愿意跟随他反叛朝廷?况且,莫忘了,还有我们在。一旦作战,朝廷西进,我荆州兵马为内应,桓玄面临腹背受敌之局,恐要遭灭顶之灾。我若是桓玄,断然不敢这么干。”

    

    殷旷之见殷仲堪坚持这么认为,也不好多说什么。父亲的话倒也并非没有道理。对抗朝廷是一回事,公然反叛是另外一回事。桓玄固然在西北之地拥有号召力,益州刺史郭诠都听他的号令。但是打杨佺期是一回事,真要是造反,恐怕许多人都会打退堂鼓,不肯为他效力。

    

    只不过,在殷旷之看来,桓玄必不肯轻易就范,事情恐怕没有父亲所想的那般乐观。

    

    半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桓玄没有任何的动作,毫无退兵的行动。这让殷仲堪颇为不满和恼火。他写了一封短信命人送往江陵,呈交给桓玄。

    

    信上只有短短几句:“朝廷旨意下达,南郡公何不遵命而行?正月将末,天气转暖,未知江陵还有何令南郡公留恋之处?南郡公可领军归矣,莫违朝廷之旨。”

    

    数日后,桓玄写来了回信。信上道:“我大军已然整军待发,不日离开江陵回夏口。仲堪兄难道不打算来江陵送我一程么?我这一去,咱们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机会可就不多了。你我总算是携手平息西北之乱,西北局势未来如何,也需你我商议而决。故请仲堪兄来江陵话别,共谋将来之事何如?”

    

    殷仲堪自然不可能去江陵。他又不傻。桓玄赖着不走,居心叵测。自已去江陵岂非自投罗网。

    

    “老夫很想去江陵送别郡公,无奈近来偶然风寒,行动不便。待老夫他日有瑕,前往夏口拜访郡公,共谋一醉。江州和荆州比邻而隔,又有轻舟之便,何言不能相见?遥祝南郡公一路顺风顺水,安全抵达。西北之事,朝廷自有安排,老夫心倦,也不想操心了。”

    

    殷仲堪派人送了回信,拒绝了桓玄的邀请。

    

    二月初十,殷仲堪突然接到了禀报。整装待发的桓玄兵马确实在拖延了一个多月之后出发了,但他们并非离开江陵,而是水陆并进北上,直扑竟陵。

    

    竟陵有守军四千,但是桓玄的兵马两万多人,怎能抵挡。守将向襄阳求援,请求殷仲堪率兵马前往增援。

    

    殷仲堪又气又怒,没想到桓玄竟然真的对自已发动了进攻,真的要抗旨了。

    

    殷仲堪即刻派出兵马增援竟陵,希望将桓玄兵马挡在竟陵以南。与此同时,立刻派人前往京城禀报消息。

    

    二月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