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水利计划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因为耐火材料迟迟不能到位,赵子成事务繁忙,就把此事交给王路生负责,让他带着人一遍又一遍试验。

    赵子成则开始对农业发展做一定梳理。

    两条腿走路是必须的,粮食不能只靠外购,否则一旦运河被阻断,南粮无法北运,赵子成手底下这几千人难道等着饿死不成。

    好在根据历史,这一两年运河还是能照常运转的,要到鞑子大规模南下,南明朝廷无力再控制运河,江南大规模奴变引发剧烈社会动荡,运河才会彻底中断。

    只是有他在,鞑子还能如前世历史那样,南下夺了江山么?

    鲁南地区刚刚经历了大旱,但赵子成看来这个所谓大旱起码有八成原因是水利失修。明末的水利设施已经崩溃衰败到了极点。

    不光是工程银被贪污,征发的徭役常常被改派去修王府、官衙甚至私人宅邸。鲁南地区的地下水相当丰富,河网也比较多,若是能够合理修渠灌溉、打井汲水,绝对到不了旱的不长庄稼的地步。

    实际上,人们都说明末灾害频发,这点倒也不假,明朝有记载的水旱灾害几乎是历朝历代最多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灾害较多,但也没到多的离谱的地步。因此之所以水旱灾害在明末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官方组织和控制力下降乃至崩溃的地步。

    无法有效建立预防体系,无法有效赈灾,无法灾后重建。于是小灾拖成大灾,大灾产生流民,流民造成二次破坏,如此不断进入死循环。

    因此在把重体力活交给进行劳动改造的俘虏们去干之后,赵子成的目光就放在了改造农业生产体系上。

    首先主粮生产一定要保证,以现在的粮食产量再辅以比较先进的灌溉、施肥技术,若是合作社扩充至万人的话,他就得有至少六千亩左右的灌溉田。目前这个数字他还是可以保证的,但让他头疼的是粮食储备问题。

    以武力消灭鞑子、改造社会是必然的选择,届时粮食肯定不能再依靠外购,但自产需要的大量土地很是难办,目前赵子成有两个想法,一是用钱开路,大肆购买抛荒土地、官田,二是打入大明军事体系,趁乱以武力大量圈占王府土地,孔家在山东的大量土地自然也不能放过。

    但这两个想法其实都是有硬伤的。

    只得摇摇脑袋,先从眼下做起吧。

    首先水利肯定得修,主要是连接运河、沙河、清河的灌渠,枣庄往西数里就是沙河,可以修渠引水。配合以水车和戽斗,尤其是水车,很容易有个误区就是越大越好,但其实浅水渠最适合的是分格轮式水车,制作起来简单方便,使用木格甚至土罐汲水,一日可灌溉数十亩。

    再者要集中力量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打井。实际上,直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水井抗旱几乎都是不可能的。根据资料记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安徽淮北地区有土井、半砖井一千余眼,这一千余眼井能灌溉多少土地呢?两千亩左右。

    这就是单井灌溉率的问题了,想要提升单井灌溉土地面积,需要从选址、井深、提水工具着手,只有保障单井灌溉十亩地左右,打井才有实际操作意义。

    所以打井绝不是说打就打的,如果真的那么简单,老百姓早就自己组织打井了,怎么还会因为大旱没有收成呢?

    再有是成本问题,土井便宜但不敷使用,砖井好用但很贵,一口砖井几乎相当于二十亩地的年收入。这一条就是阻碍百姓自行打井的最主要原因,当然这个成本问题赵子成可以通过自行生产井砖,动员合作社员义务劳动等手段来缓解。

    最后是劳动力和时间问题,砖井费时费力,且打的越深越容易出事故,如果按照单井灌溉平均数十亩地来计算,那么赵子成需要打数百口井,没有几千人次的大规模集体劳动肯定是干不完的。

    所以灌溉的主力军必须是灌渠,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在地形地势不方便或者灌渠修建成本过高的土地,利用科学合理的农田水井配合井车等灌溉工具进行划算的粮食生产,这个划算指的是计算了粮食的战略物资属性之后。

    考虑了这许多因素之后,赵子成制定了冬季水利农业发展规划。首先建立蛛网式渠道,确保利用沙河灌渠完成五千亩灌溉任务底线,灌渠总长约六里,需要赵子成带人以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完成,而兵团成员呢?老人,妇女,孩子,必要是可以招收一些雇工,只管饭,不给工钱。预计用一个月时间完工。

    然后要挖“东湖”,即在枣庄合作社东面最低洼处开挖一个小型水库蓄水,规划容量要在五万立方米,需要开挖的土石方数量也达到了万余方,是个相当大的工程,这个工程就要工人在轮休时轮流上阵了,至少要在春耕前完成。

    必要时护矿队员也可以在不影响军事训练的情况下上阵帮忙,这样就能有上千壮年劳动力开挖土石方,赵子成打定主意多用骡马,减轻劳动力压力。

    最后只在水渠、水库都无法灌溉的地区打井,新招揽人手循序渐进打,以扩大原有泉眼、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