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替天行道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李治的唇边已经蓄起了一溜小胡须。

    虽然入了太原,但区区嗣王对三都之一的太原根本没有影响力,军、政都不会理睬一个无职无权的废物。

    李治倒是想过破局之法。

    与太原王家联姻,慢慢掌控太原的经济,再无声无息地延伸到军、政两界。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区区一个拔了爪牙的太原王家,竟然硬气地拒绝了联姻的请求,谁给他们的勇气?

    长史秦钟在王府里愤怒地咆哮,对王家视如仇寇。

    不是装出来的,王府的属官,前途命运是与晋王绑在一起的,根本无法割裂。

    晋王失势,他们失势;晋王得势,他们得势。

    晋王若能问鼎,他们便是从龙。

    李治淡淡地摆手:“不必如此,这世间几人不是扒高踩低?本王现在落魄,人家看不上不是很正常吗?更何况,天下又不是只有太原王家是世家。”

    秦钟压抑住怒火,在脑中过了一遍五姓七家的讯息,颓然叹道:“一流世家,也如太原王家那般……倨傲;中小世家,对大王的前景无益。”

    李治轻笑:“长史辛苦一下,跑一趟开封。”

    秦钟觉得,这又将是无用功。

    可是,晋王的笑容,好像还真有几成把握似的?

    “宁嫁乞丐郎,不嫁皇室王”这个奇怪的现象,是从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开始的。

    之前,你看看隐太子李建成,太子妃就是荥阳郑家的郑观音。

    拒绝与皇室联姻,不是因为傲慢,而是世家苦心积虑支持的太子李建成被不讲武德的李世民灭了,男丁尽诛,不留一丝隐患。

    世家,尤其是荥阳郑家,眼看就要到手的荣华富贵飞了,那恨意,即便十八年过去了依旧难以释怀。

    所以,扶持一把李世民的儿子与他打擂,荥阳郑家肯定乐于相助。

    至于风险,做好提前割裂就是了。

    荥阳郑家的回应,干脆到让秦钟惊讶。

    所有应走的流程都照常走,该宣告世人的也绝不会瞒着,大张旗鼓到了刻意的地步,偏偏准备出嫁的是旁支女。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个预定的晋王妃,名字叫郑龙女。

    宗正寺卿李道宗将晋王请求成婚的奏折交上朝廷时,李承乾、李明达都沉默了。

    哪怕对此事观感不佳,也不适合开口,还得靠皇室的大族长——皇帝来定夺。

    被请上朝的李世民看了一遍奏折,袍袖中的手臂微微颤抖。

    气的。

    在千年老狐狸面前,甭玩甚么聊斋。

    李治的不安分,从来不是甚么隐秘。

    父母爱幼子,哪怕李治犯了足够杀头的罪过,李世民也不过想让他在藩地呆两年,然后再设法留在长安。

    只是,李治的出手,却将他的野心彰显出来。

    好吧,身为皇子,有点野心也不为过,可你跟哪家联姻不好,要跟荥阳郑家联姻?

    这是成心来恶心朕是吧?

    荥阳郑家更滑头,拿一个旁系的女儿来搪塞,这是打定主意,日后有麻烦直接与主脉切割了。

    郑龙女,这个名字更是故意恶心人,是想提醒朕,郑观音还活着是吧?

    可以赌一文钱,郑龙女这个名字绝对是现改的。

    “道宗啊,朕记得,你那些部曲,都快荒废了吧?”

    李世民气得发抖,偏偏脸上还得满带笑意。

    ……

    荥阳郑家,实际居住地为开封县,因晋时开封县隶属荥阳郡而得名。

    注明:荥阳郡这个单位早就不存在了。

    郑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自从郑善果故去之后,越发势单力薄。

    但郑家在开封县,几乎河南府覆盖区域都要受他们的影响,便是独孤氏所在的洛阳也不例外。

    自西汉大司农郑当时定居开封之后,郑家一直人丁兴旺,开封县城之外的诸多村庄,尽管无人提起,却实实在在是郑家的族人。

    有人,有钱,朝廷又不禁刀剑、弓箭,加上前朝时因战乱修建的围墙、堡垒,每个村庄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只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

    土地已经解冻,耕牛在田间劳碌,燕子在空中飞舞,一片安定景象。

    麦种自然是优中择优,莫以为古人就当真不懂优育的道理。

    古人只是不懂具体怎么个优育法而已,凭本能行事、筛选最好的种子,还是没问题的。

    郑家的大粮仓在开封县城内,筛选良种也是在城里,当然是要拉出来给各村庄播种育苗。

    十几辆牛车慢悠悠行走在乡间小道上,五十名护卫背着弓箭、挎着横刀,一身圆领袍,懒洋洋地行走着,不时还吹嘘着自己在勾栏里的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