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避亲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人家的祖传方子,我就没问,就知道他们是先蒸后酿再蒸。www.xiluoxuan.com一斤蜀黍,能出半斤多的酒,出酒比极高!“
高粱酒一出,这个高度酒的成本立刻就下来了。占城稻丰收,市面上米价就维持了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一斤大概是四文到八文。高粱米没人爱吃,一斤一文已经是顶天了。
原来北汉的地界,土地的肥沃程度远远没有燕云十六州好。
就雁门关内跟关外都能看出明显的差距。
关外北边的云州拿下来,防线一上,整个燕云十六州尾巴就断到了北宋这边。三个州加起来,比整个北汉都大。
李冬儿看着农牧都行,养羊养马,种地,都是上好的地界。
关内,按李冬儿的想法,就是把高粱酒跟醋做成整个原北汉地区也就是太原城加太原城周边州县的拳头产业。
“蒸酿蒸就行?也要九蒸么?”
赵匡胤问道。
“人家的秘方,怎么蒸没说,我也没问,但看这时间,应该是不用九蒸,老酒匠的意思是再没有比蜀黍更适合酿酒的粮食了,他们酵发的法子跟普通酿酒不一样,说蜀黍有外皮至关重要,又颗粒小,棱角多,蒸完以后还是颗粒分明,熟而不粘.,多次的翻炒与蒸煮这高粱都是松松散散的,酵发快,出酒也顺畅。滋味也好。太原本地的高粱还差一点,最好酿酒的高粱是北边出的嫣红高粱。”
李冬儿答道。
这高粱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含量比例恰到好处,还有那层卡嗓子的皮,说它不好吃是对人而言,但是对于微生物来说,就是发酵最适合的温床。
天生万物,各有长短。
后世晋地商人用没什么人吃的高粱酿酒,在不大量动用主粮食的前提下,将白酒推上了商业的巅峰。
晋商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成为土豪中的土豪。
这会,李冬儿觉得,太原也是大有可为。越穷越有动力,都穷到地下去了,只要有个方向,小富肯定,大富在望。 “这个好!让吕蒙正好好做,等其他几款酒出来了,我给赐个名字,贺楼里卖,我还卖给辽国,嘿嘿嘿!”
秘密倒腾到辽国的九蒸,量确实不大,不大到赵匡胤都觉得没啥搞头的情况下,在辽国的翻版贺楼那里,卖出了天价。
辽国睡王都点名要喝。
“你笑得像偷了蜂蜜的熊瞎子。”
关羽长实在看不过眼,这人真的是掉钱眼里了,一说挣钱,两眼发光。
“嘿嘿,你不懂。”
兄弟归兄弟,有些事赵匡胤也不是都说,辽国细作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除了酿酒,还能酿醋,味道还不错。”
酒说完,等赵匡胤意淫被关羽长打破,李冬儿又拿了一坛子醋出来。
一揭开盖子,屋里的酒味立刻就闻不到了,满满的全是酸得倒牙的味道。
“醋的用量不大啊?也就是酒楼里做菜用用。蘸着吃,点着吃。”
赵匡胤一边吸溜着口水一边说。
“这个倒不是拿来挣钱的,当然,挣也是能挣的,给老百姓多一个生计。
官家也别小看醋之一物。
太原城跟周边的州县,水质硬,多苦水井,老酒匠说,古早传下来的,喝多了那个水,肚子里爱长石头,每天喝点醋就化掉了。
那边还常年干旱少雨,夏日里闷热,吃点醋,吃饭也能吃下去,还不会上火。
当地人还好面食,又穷,吃不起精面粉,就杂粮面,杂豆面,蜀黍米面轮番上,耐饿顶饱是没问题了,就是不好克化,吃面的时候加些醋,就好多了。
咱们汴京,其实具体那边则不远,这几条除了水质其他样样中。”
李冬儿一条条的数给赵匡胤听。
“那就做呗。既然这么好。”
赵匡胤满不在乎的答道。
“官家,这是醋,跟酒啊茶啊,一样不能私营的。”
李冬儿黑线。
“啊,我忘记了,这玩意不挣钱,想不起来。那嫂子想怎么样?”
赵匡胤心思都在大事上,一点都想不起来醋也是官营。
“在吕蒙 正那边弄个榷场,专门卖醋。”
李冬儿直接说道。
“呃,嫂子这是夹带私货啊。给木石村的老师保驾护航么。”
赵匡胤服了,这朝中有人好办事么,李冬儿分明就是公器私用啊。
李冬儿翻了个大白眼,指着自己的鼻子说道:
“那当然,我的人,我宠着。
我又不是什么君子士大夫,举贤避亲啥啥的。
我们村里出来的老师,踏踏实实,教书教得好,做人也做得好,他好,我能送就送一程,难道还要藏着掖着留着么。
那些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