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宋史里没有说的明争暗斗期跟可怜的赵光美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宋史里没有明说的明争暗斗期,也是赵匡胤在任期间的没有什么建树的空白期。www.liulanwu.com
这篇科普放在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几乎完全被宋史给修没了的——魏王赵光美在本文上线了。
不爱看正史的直接跳过就好了,不妨碍正文观看。
从时间线捋一下:
960年,建宋。
963年,南平亡。
965年,后蜀亡。
971年,南汉亡。
976年,南唐亡。
978年,吴越亡。
建宋之后搞内政,大概以一年来算吧。
两年后,把南平拿下来。
再两年时间,把后蜀拿下来。
又六年时间,才拿下了南汉。
再六年,才拿下了南唐。
再两年,拿下了吴越。
后蜀后六年才拿南汉,这是客观现实原因,后蜀叛乱拖了赵匡胤的军队两三年时间,还有北汉辽国在边境搞搞震。
南汉后六年才拿了南唐,瓜觉得略不合理。
南唐跟吴越基本上都是俯首称臣的状态了,但赵匡胤容这两个诸侯国逍遥了相当长的时间。
按赵匡胤的人设来说,就不应该。
真正南汉亡的那年971年,建宋已经十一年了。
这十一年里,赵匡胤攻城掠地,很是发了一些战争财,这些钱,大部分存了起来,就是存入了赵匡胤的私库——封桩库,准备用来跟辽国买回燕云十六州。
除了存,就是中原地区的建设,民生。
宋史记载了水灾旱灾频发,同时也记载了很多次赵匡胤免税免赋,供衣供粮给救济金。
所以即使有天灾,但远远没有人祸的伤害大。
于是国内形势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大家的日子也好过了起来。看書喇
这个时候,个人的小私心就开始膨胀了,比如赵普,比如晋王。
在971-976年的这段时间里,宋史记载了无数次杀贪官,各路官员升迁贬谪。
后世有一句话,大佬之间总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宋的朝廷一样,这个关系里面,上下级,同年,姻亲,亲戚,知
小科普~宋史里没有说的明争暗斗期跟可怜的赵光美[1/3 交,依附,举荐人,不一而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说更复杂一些,利益是其中的大头,并不代表全部,但也是拉起一整个关系网的关键所在。
从开国伊始,赵普跟晋王就是两个最大的对立面。
这十年的时间里,两方把汴京城里的人都瓜分得差不多了,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派系,另外就是原来后周留下的老臣子的剩余力量。
赵匡胤是个很聪明的开国君主,他发现了。
在停下来没有对外的这段时间里,他所做的事情就是把大家的关系打散,树立对立面,维持朝廷里能够开口说话的力量形成相对的均衡。
赵匡胤砍一个赵普的人,同时也会制约晋王的发展。
比如任命三弟赵光义为中书令,同时就让四弟赵光美当了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任命是宋史里寥寥可数的提到赵光美的其中一次)老臣子们即使退休了,也时不时的拎出来封个品级相当高的职位。
在这个时候,赵光美一直都是杜太后所生五子的其中一个,没有什么身份疑云。很多方面的记载也许是赵光义没法全部改掉。
从瓜的推测来说,其实这个时候,赵匡胤对晋王大部分是扶持,他曾经是想过让晋王继位的,但也有一些戒心。宋史上的记载赵普曾经因为母丧丁忧,但没多久就被赵匡胤夺情起复。
被封为魏王,也有各种衔职务差遣的赵光美出生于946年,也就是建国时十四周岁了,这个岁数,在当时已经是半个大人了。
从其他的纪实来看对魏王的评价是武将,能打。
但建国后,一直到赵匡胤挂了,在太祖纪跟宋史里提到的次数少得难以置信——这个太祖纪是赵光义这届编的。
赵光义在位期间由赵光义亲口爆出来的魏王并非杜太后所出,而且评价他性情乖张,嚣张跋扈,后来还说他企图谋逆,谋逆不成郁郁而终——这个太宗纪是赵恒那届编的。
无
小科普~宋史里没有说的明争暗斗期跟可怜的赵光美[2/3 论太祖纪还是太宗纪还是头两届的宋史,全部都修了很久,改了又改。
赵光美在这官方的记载里,事迹也好,成就也好,都非常含糊。
都是开国皇帝的弟弟,哪怕再没有建树,也是会有很多记载的。
但这个人空白到词条里都没有他的人名。
赵光义的嫡长子赵元佐(一度被赵光义看好想培养成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