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爱惜民力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了解除匈奴对大秦的侵扰,秦始皇领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驻扎在北地威慑匈奴,顺便修建万里长城。长城军团则驻扎于城阳,由名将王翦之孙王离接手。”

    “蒙恬?莫不是蒙骜的后人?但这个王翦是何人,能和蒙骜相提并论,寡人怎么从未听说过。”嬴稷疑惑道。

    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是嬴稷心中继武安君白起之下不可多得的将才。

    此刻,他笑得一脸骄傲而后在嬴稷看过来时神色谦恭,为这个可能是自己孙子的人自豪,毫不吝惜自己的赞叹道:“是个好孩子啊!蒙君上和未来的小王上看重信赖,臣感激涕零。”

    嬴稷满意的看着没有任何骄横之色的蒙骜,感叹不已。

    他就说么,他秦国桀骜不驯的武将也就武安君白起一个,其他的臣子对他还是很顺从的。

    “大家上学的时候都被老师要求背诵过贾谊的《过秦论》吧?UP主几乎将这篇文章全还给了老师,但有一段却是记忆的刻骨铭心: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乃是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黎苏苏语气激昂,将这一段背诵的滚瓜烂熟,然后接下来却声音低沉的继续。

    “看,这是我们尊敬的老祖宗秦始皇多么伟大的功绩,读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听起来就让人浑身颤栗,然而别忘了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过秦论》,顾名思义,这终归是一篇论述大秦过失的文章。贾谊在这篇文章里讽刺始皇帝不体恤民力,终止秦朝灭亡,借始皇帝来劝谏汉文帝能够虚心纳谏,与民休养生息,让秦朝的黔首们身上不再背负沉重的负担。”

    秦始皇愕然,若是不听天幕提及文章的名字,他还以为这些那些儒家学者对自己和大秦的极尽谄媚之言呢。

    而秦朝的黔首们则是茫然四顾,不敢置信他们听到的天幕上的仙人说的最后一句话。

    仙人这是在为他们鸣不平吗?

    酸涩感从胸膛中涌出,眼眶不由自主的泛红,他们攥紧了拳头,喉头哽咽。

    从前他们还不是秦人的时候,今天变成了齐人,明天又成了楚人,就像随风飘摇的无根野草,不但要忍受贵族们的践踏,还要忍受官吏时不时的剥削,那些欺辱打骂他们早就习以为常。

    后来,六国被灭,他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秦人,也不知道这一次能维持多久,但好一点的是他们可以不用再经受连年不断的战乱,不用听到家中父亲、兄长、弟弟惨死战场的噩耗。

    虽然对他们来说秦法严苛,还要时不时的参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到的徭役,但好歹还是有报酬的,不用像以往一样在战场上打来打去,朝不保夕。

    大抵是有了曾经的苦难作为对比,如今这样的日子也算是过得去。只是听到天幕上的仙音为他们鸣不平,他们才恍然意识到还是有人在乎他们这些黔首的。

    “以我们后世之人的眼光来看,大秦统一天下后最应该做的就是让百姓休养生息。然而处在始皇帝的位置上,体恤民力却不是想做就做的。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长城、修直道和驰道、骊山始皇陵墓等浩大工程,哪个不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据史料记载,每年光是修建始皇陵就要七十万将近八十万人参与,这些人中不乏有罪的刑徒,还有数十万的大秦黔首。”

    “这些家里的劳动力都被拉去服徭役了,家里的田地留给谁来种?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不是真正的牛马,被人赶着不知道什么叫疲惫。他们的愿望非常的简单朴实,特别容易满足,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好,可是显然,那个时候,根本无人愿意为他们发声。”

    黎苏苏说到底也只是个普通人,看小说的时候也曾幻想过穿越到古代社会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若真的穿越到过去,就她的幸运值只怕最后也只会穿越成一个受压迫的小老百姓。

    站在她的立场,自然更要为广大百姓发声。

    曾经她以为能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等人是普通的受压迫的百姓,可长大后才知道,秦朝那个时候哪有百姓一说,当时的他们被称为黔首,别说读书识字了,能平平安安的活着就已经是让他们心满意足的事了。

    陈胜和吴广的起义虽然被定义为农民起义,但他们究竟是被秦国灭国的六国余孽还是那些落魄贵族,谁知道呢,反正肯定不是老百姓。

    瞧瞧始皇帝驾崩后那一个个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起义军领袖:陈胜、吴广、项梁、项羽、田横、武臣和最终的胜利者刘邦吧,谁又真的是黔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