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八章 盛京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黄台吉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面对这个局面,他也只能暗地里生生闷气罢了。
原本他派人传谕多尔衮和阿济格返回盛京,也是个一石二鸟之计。
其一,是以召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名义,把多尔衮和阿济格两人召回盛京城。
当时黄台吉只是听说和硕郑亲王兵败九连城,下落不明,但还没有确认他的死讯。
不过在大感震惊之余,黄台吉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济尔哈朗及其镶蓝旗全军覆没之后,多尔衮和阿济格两人将无人为他制衡了。
于是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消除这个威胁,而且不能大动干戈。
善用谋略的他,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以召集王大臣会议的名义把他们召回盛京这个策略。
其实对于当时的情况而言,他最应该采取的措施,是立刻往东线增派大批援军,并将大清国整个东线的军队指挥权交给多尔衮来掌握。
这样一来,他的大清国东线形势不至于迅速恶化,同时也能向多尔衮和阿济格兄弟表明他没有猜疑之心。
可惜的是,他对多尔衮兄弟的猜疑之心,在盛京城内甚至是整个八旗上下早已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了,连他最亲信的大臣也不敢提出这样的建议。
其二,是立储的事情,的确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也确实需要在王大臣会议上议定。
事实上,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在自己春秋鼎盛的时候,早早地确立储君的人选,因为那会降低或者损害自己的权威。
对于一贯坚信自己天命在身的黄台吉来说,更是如此。
他之前一直没有立储,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就是他不想过早立储。
他认为自己能吃能喝,无病无恙,身体强壮,而且天命在身,好日子且长着呢,根本没必要着急考虑身后事。
要不然的话,以前明明有着一个嫡出的已经成年并且封了和硕亲王的皇长子豪格,他也不会一直不立储。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就是这么考虑的,以至于当他突然暴毙的时候,居然都没有立储。
但是这一世,情况已经大为不同了。
他的皇长子、和硕肃亲王豪格,已经死了有三年了。
自从豪格死后,立储的问题就时不时地萦绕在黄台吉的心头。
当他身体恢复良好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被他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丢到一边去了。
然而当他身体不好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不由自主地再次困扰着他。
就在去年十月以前,他还寄希望于他的宠妃关雎宫宸妃能够不辞辛苦再为他诞下一子,好作为他今后精心培养的继承人。
为此他即使拖着病体,也没少努力耕耘。
但是天不遂人愿,关雎宫宸妃不仅没有再怀上身孕,而且在去年十月病逝了。
宸妃的病逝,打破了他最后一丝幻想,也让他越来越清楚地认清了一个现实,尽管对现有的诸子皆不满意,但他也只能从现有的诸子之中选择自己的继承人了。
而且,考虑到现在大清国内外交困以及他自己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的形势,黄台吉倾向于从更加年长的两个儿子当中选择一个储君人选。
黄台吉的儿子不少,除了已经死了的皇长子肃亲王豪格之外,前前后后他还有或者准确的说有过十个儿子。
只不过他的次子以及最根正苗红的三子,还有最受宠的皇八子,都已经夭折了。
目前活着的儿子有七个,而其中超过十二岁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皇四子叶布舒,现年十五岁。
另一个是皇五子硕塞,现年十三岁。
黄台吉原计划中的一石二鸟之计,就是想利用这个“议储”的机会,把多尔衮、阿济格两人召回盛京城,只要他们回来,不论从这两个储君人选中选谁,一切都好说。
但是令黄台吉始料未及的是,他好端端的一石二鸟之计,竟然一个也没有达成。
首先,多尔衮、阿济格两人倒是回来了,可他们却是带着两白旗的大军回来的。
尤其是多尔衮,竟然一声招呼都不打,而且完全不计后果地放弃了他经营已久的熊岳城和盖州城等地,全军退了回来。
当时突然间听闻这个消息,黄台吉差一点就被气晕过去。
而且事后过了好几天,他心中的怒火才被硬生生压制了下去。
而他之所以硬生生忍了下来,是因为当时他还想着,只要多尔衮和阿济格两人进了盛京城,他就能以多尔衮未得旨意就擅自退兵为名,直接将多尔衮治罪消爵呢。
可是没有想到,多尔衮已经做好了撕破脸的准备,不仅带了和硕郑亲王的人头回来,大大动摇了盛京城内的士气,而且直接带着两白旗大军驻兵盛京城外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