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十四)一生跟随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前边的公路车来车往的总是觉得有些动静扰乱着他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睡不着!“又想家了?就那几间老房子?”

    家里的老人自己还在的时候,那里是家。一旦那里的房子没有谁过去住了,也就还仅仅只能是一栋房子。从家沦落到了房子,谁又何尝不是这样走过路过这里的过客?

    村街上的情景跟自己的家乡那边差不多,九台山下运粮河直通那边的胶莱古运河。一条自从元代开凿从南到北沟通胶州湾和莱州湾,河的以东被称之为“胶东半岛”。古运河的西岸就是昌潍地区了,以前总是这样听说从潍县县城坐火车去往东北。还有一些走蓝村走高密的。

    那个时候和东边的那个国家关系不好,老是打仗。即使是到了东北仍还是能有机会可以看到彼此之间的开火,就在那里不远处的大南沟。过后还有一些小孩子跑到沟里拾捡回来有些子弹皮壳玩儿,捂着鼻子还不时就能看到东倒西歪的死人。那个时候的自己一个人还小没有分出来谁是好人谁是敌人……

    现在在这里的自己讲故事似的说给年轻人听,那个时候的日子还真得是过了今天没有明天。今天早上还能看得着的还说不定哪天到了晌午就被枪炮打死了,即使是不打仗“嗖”得一声那枪自己走了火儿的伤害了无辜的就有不少!

    这样的往事,就在这里的走过路过那条乡村小路旁边的几棵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地方都还不容易听到。能讲这些的大多数已经开始习惯了不在了!

    即使是还能有能力走到那里的,没有人说话也就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想着自己一个人的心事儿。耳聋眼花自己一个人又不认识人说话也听不见,说话也就说不上一堆儿去。

    孤零零的自己一个人要么就是低头打盹,要么就是眼花缭乱望着远方发呆……那里的某一个地方曾经去过一次又一次。

    拎着小马扎步履蹒跚小心翼翼的谨慎着穿越这条小路,“又好吃饭啦?”“回家喝酒去!”“一顿还能喝多少?”“喝不了多少了,老了!”“总不至于拿着筷子蘸蘸吧?”“嘿嘿……”

    “来,蘸蘸!”“蘸蘸就蘸蘸!”旁边上的有人腾得站了起来,“俺是让你蘸蘸蒜泥,这样吃饺子才好!”“哦,俺自己还以为什么事儿哩!嘿嘿……”

    过了在这里的晌午,自己一个人又要打算着去往哪里了!还没有找到一个有效途径的时候,谁也没有吱声。下一站,上岸。

    老人慢慢站起身来,手中的小马扎也随手放在了一旁。他默默地朝着小路的岔口那条更是窄的路的尽头走去,他自己一个人的身影渐行渐远。

    这个时候晌午后的阳光依旧浓烈,照在大地上炙烤着在这里人们的感受,仿佛一切都被热化了。路上的人们纷纷躲进阴凉处避暑,只有老人坚定地向前走着。有阳光又有阴凉似乎还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步行。

    他自己一个人这是又要去往哪里?没人知道。或许他只是随意漫步,又或许他心中有着某个特定的目的地。无论如何,他的步伐带着一种决然,仿佛是在追寻着某种东西。

    随着这位老人的离去渐行渐远的地方,周围的一切又恢复了宁静。但他留下的故事,却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听者的心中,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常和生命的坚韧。

    一个老人就是一本书,而在这里的自己也是一个写书的人。写人的书,不光是自己写的还是他人自己写的。每当想起来的时候总是想着翻阅看看的,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需要自己的地方。

    这里还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能有这样的机会培养感情并称之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可见这里给予自己的重要性。

    还能有机会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地方还真得是不多,特别是对于有些走过南闯过北的人来说更是难得!

    老人的身影消失在那条岔路的尽头,留下一抹孤独的背影。我凝视着他离去的方向,心中涌起不由得一股莫名的感动。

    逆行中他的故事,如同一本厚重的书籍,等待着有心人去翻阅。

    或许,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都需要像那位老人一样,偶尔停下自己的脚步,独处中不忘执着,逆行中且行且珍惜还要去努力寻找自己内心真正的归宿。

    我决定跟随老人的脚步,沿着他自己走过路探索他所追寻的答案。

    沿着这条狭窄的小路,学着他的样子一步一步的走。

    直到进入了一片幽静的树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这里的空气清新而宁静,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在树林的深处,我发现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寺庙的墙壁斑驳,香火寥寥,但却透露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我推开门,踏入其中,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庙堂里,我看到了一尊佛像,它静静地坐着,脸上带着慈悲的微笑。

    我静静地站在佛像前,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瞬间,我似乎明白了老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