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敢有半点私心”
金茂眉头紧锁,目光如炬,审视着诸葛亮:“财政之困哼,朕倒要听听你有何高见,能比我朝众多能臣所想更为周全”
诸葛亮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陛下,臣以为,节流固然重要,但开源更为关键。臣提议,可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商贸往来,利用我国丰富的物产与独特的技艺,换取他国珍稀资源,以充实国库。同时,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因灾荒导致的财政负担。再者,可设立专门机构,监管税收与开支,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减少浪费与贪污。”
金茂听后,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朝堂之上,众臣也议论纷纷,对诸葛亮的提议或赞同或质疑。“孔明,你所言不无道理,但实施起来恐非易事。商贸往来需时日积累信誉,农耕水利亦非朝夕之功,至于监管之事,更是难上加难。你可有具体方案,确保这些举措能顺利推行”金茂的语气虽缓和了些,但仍旧带着几分考校。
诸葛亮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缓缓展开:“陛下请看,此乃臣详细规划之方案,每一步皆有明确目标与时间表,亦有应对突发状况之策。臣愿亲自督办,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有效执行。”
金茂接过竹简,细细阅读,眼中渐渐露出赞许之色。朝堂之上,气氛也随之一变,似乎所有人都看到了解决国家困境的一线曙光。
谁知,金茂话锋一转道:“孔明,你的建议非常好,但立储之事不能再插手。”
诸葛亮闻言,心中虽略有波澜,面上却依旧保持平静,他微微欠身,言辞恳切:“陛下深思熟虑,自有圣裁,臣自当遵从。然,国家大事,非一人之力可成,臣虽不直接涉于立储之事,却愿以全局为重,为陛下分忧,助陛下安定朝纲,确保国家未来之平稳过渡。”
金茂闻言,目光闪烁,似乎在衡量诸葛亮的每一句话。他缓缓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孔明,你向来以大局为重,朕心甚慰。既如此,朕便赐你全权,除立储之外,凡关乎国计民生之要务,皆可先行裁决,再报于朕知。”
朝堂之上,群臣闻言皆是一震,这意味着诸葛亮在朝中的地位将更加举足轻重,其智慧与才能将得到更广泛的施展空间。而诸葛亮本人,也只是淡淡一笑,心中明白,这既是信任,也是考验,他必将倾尽心力,不负所托。
“臣领旨,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知遇之恩。”诸葛亮语毕,再次躬身行礼,其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定,仿佛已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风雨挑战。
而后,金茂又唤来金临批评道:“金临,你身为大皇子,此次对诸葛亮的提议若能有更深的理解与先见之明,而非等到朕开口才恍然大悟,朕会更加欣慰。记住,为君分忧,不仅在于执行命令,更在于预见并解决问题于萌芽之中。你需多向诸葛亮学习,他的睿智与远见,是我朝之福。”
金临闻言,面色微红,低头认罪:“儿臣知错,定当铭记陛下教诲,日后定会更加勤勉,提升自我,以不负父皇厚望。”
金茂见状,微微点头,语气缓和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且与诸葛亮一同,负责此次改革事宜的辅佐工作,从实践中学习,增长经验。朕相信,假以时日,你亦能成为国之栋梁。”
金临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决心,恭敬地回答道:“儿臣遵旨,定当全力以赴,协助丞相,共谋国是。”
朝堂之上,随着君臣间的对话落下帷幕,一股新的气息开始在空气中弥漫。诸葛亮与金临并肩走出大殿,背影在朝阳下拉长,预示着一段新的征程即将开启,而在这片古老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每一个角色都在为了国家的未来,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至此,金临最后的希望破碎,诸葛亮也不能再帮他。
走投无路的金临来到南阳王府找刘协商议对策。
南阳王府内,烛光摇曳,映照着刘协紧锁的眉头和金临焦虑的面容。两人对坐,气氛凝重而压抑。金临将朝堂之上的变故一五一十地告知刘协,言辞间透露出前所未有的无助与绝望。刘协听后,沉默良久,手指轻轻敲打着案几,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决定。
“金临,局势已至此,单凭你我之力,难以扭转乾坤。”刘协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他站起身,来回踱步,继续说道,“或许,我们可以从民间寻找力量,联合那些心怀家国之士,共同对抗那些意图不轨之人。”
金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