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战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黄兴却不放过这次机会,好好数落关羽一通:“关校尉,兵法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军虽勇猛无双,但若无精良装备辅佐,岂非如猛虎无牙,难以发挥最大战力?陈仓虽小,亦是坚城一座,非朝夕可下。我军长途跋涉至此,士气虽盛,体力却需恢复,加之攻城器械尚未齐备,此刻强攻,实为不智。
再者,兵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等既已占据人和,何不静待天时地利俱备之时,再行攻城大计?如此,既可减少伤亡,又能确保战果,岂非两全其美?”
关羽闻言,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后,缓缓点头:“黄副将言之有理,是本将操之过急了。
你即刻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三日,同时加紧赶制攻城器械,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准备妥当。
此外,多派探马,寻找破城之机。我军虽不急于一时,但亦不可放松警惕,需时刻准备应对敌变。”
众将领闻令,纷纷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
关羽则独自立于营前,望着远方陈仓的轮廓,心中暗自思量: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唯有保持冷静,审时度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今日之议,虽有小挫,却也是提醒自己,作为将领,更需谨慎行事,不可轻敌冒进。如此,方不负主公厚望,不负将士之托。
三天后。
周瑜率领中军抵达战场。
张济眼看守城再无胜算,便想献城投降,却遭到侄子张绣的反对。
张绣紧握剑柄,目光如炬,对张济沉声道:“敌军虽众,我城中尚有精兵数千,粮草充足,只要上下一心,未尝没有转机。
再者,关羽、周瑜等辈,皆是当世豪杰,若我们此刻投降,他日若为奴为婢,不如拼过一场,让南军见识一番西凉军的英勇烈再投也不迟。”
张济闻言,面露犹豫,他深知侄子性格刚烈。但眼前形势严峻,他亦不愿让全城百姓陷入无谓的战火之中。
“绣儿,你言之有理,但你可曾想过,继续抵抗,只会让更多的将士和无辜百姓丧命?”
张绣斩钉截铁地回答:“叔父,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乃武将之荣耀。我张绣愿身先士卒,誓死不退!”正当两人争执不下时,城外突然传来一阵号角声,紧接着是隆隆的战鼓声。周瑜率领的中军已摆开阵势,准备发起总攻。
见此情景,张绣迅速下令,加强城防,同时派遣快马向城内各家各户传令,号召全城军民齐心协力,共抗外敌。
城墙上,士兵们严阵以待,箭矢如雨,对准了城外蠢蠢欲动的敌军。张绣亲自披甲执戈,立于城头,张绣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坚毅。
他高声呼喊道:“儿郎们,让我们并肩作战,誓死不退!”
城下的周瑜见状,眉头紧锁。倒不是怕了张绣这股子冲劲,而是安装拆卸投石车又得浪费好几天时间。
到时候,只怕要耽误跟主公汇合长安的时间。
没错!在周瑜眼中,一盘散沙的西凉军不过是土鸡瓦狗,击溃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于是,周瑜派人在城下喊话,希望张济能看在城中百姓的份上,开城投降。
张济十分意动,却遭张绣制止。
张绣的说辞,还是那老一套。
张济无奈妥协。
周瑜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拿着喇叭来到一箭之地外大喊:“我乃益州刺史,城内的人都给我听好了。”
“要是再跟张家叔侄一样,执迷不悟,待城破之日,尔等皆要为这两人陪葬!”
“值得吗?”
一番话,使得城内人心浮动。
周瑜继续喊道:“谁愿献上张济叔侄首级,便可加入南军,享受千金待遇!”
此话一出,城内的气氛明显不对,南军虽说没有赚外快的机会,但待遇之高,实所罕见。
西凉士兵们看向张济叔侄的眼光都变了。
最终,周瑜兵不血刃地拿下陈仓县,俘虏张济叔侄,收降一万余人。
这些人将会进入屯田军改造,运气好才能进入南军,跟直接拿人头相比差远了。
不少人对张济叔侄俩心生怨念,当然这都是后话。
五天后,张飞带着二营赶到陈仓县,得知大战已经结束,关羽带人打进左冯翊,立马急得不行。
“军师,快给俺配粮草呀。”
张飞捏着胡萝卜粗的手指头,焦急地搓着掌心,那双虎目圆睁,仿佛能喷出火来。“关老三那边正杀得兴起,俺老张可不能落后,得赶紧跟上去助阵,给那些个西凉贼来个前后夹击,让他们知道咱南军的厉害!”
周瑜跟张飞共事多年,深知张飞性急如火,却也欣赏其勇猛无畏。
“张校尉莫急,粮草早已备妥,但这次我不需要你去左冯翊。”
张飞闻言,惊奇道:“军师要我去哪?”
周瑜轻吐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