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陛下,您太不听话了!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宣告,此行定能平安归来。

    见状,百官又看向太尉周忠。

    “陛下。”

    周忠感叹道:“上古贤王皆以民为本,深知国之根本在于百姓之心。陛下此举,非但非卑贱,实乃大智大勇,以身为范,教化万民。陛下亲赴自下地,体察民情,让天下苍生感受到皇恩浩荡,知晓陛下与民同甘共苦之心。此乃圣君之道,非寻常君主所能及也。”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肃穆与敬仰,“昔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陛下亲临险境,意在安定天下,其志可昭日月。我等身为臣子,当紧随陛下之后,誓死效忠,共克时艰。太尉虽忧陛下安危,但更敬陛下胸怀天下之大义。”

    言毕,周忠也躬身行礼,其他百官见状,暗骂周忠老狐狸,竟然敢背刺大伙。

    群臣又看向司徒赵温,后者出列道:“陛下,为何如此不听群臣劝告,定要一意孤行?”

    “此等行径与商之纣王,周之桀又有何异?”

    “难道陛下真的想要当那亡国之君吗?”

    “放肆!”刘备、周忠一齐出声喝止。

    刘备更是谏言道:“司徒赵温有大不敬之罪!请陛下罢免之!”

    刘协点头道:“赵爱卿之言,虽重却亦含关切之意,朕心领之。然,朕之所行,非为一己之私欲,实乃为天下苍生计。昔日先皇遗愿,光复汉室,还民安宁,朕虽不才,却不敢忘。朕知此行或险,但亦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方为真正的亡国之道。朕欲借此时机,整顿朝纲,广开才路,共谋国是,以期重振大汉雄风,使百姓安居乐业,此等大义,望诸卿能深明之。”

    言罢,刘协目光扫过群臣,神色坚定而温和,仿佛能穿透人心,直击灵魂。殿内一时静谧,连呼吸声都似乎变得清晰可闻。赵温闻言,脸色微变,似有不甘,却也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此时,太常王絳缓缓出列,躬身道:“陛下心怀苍生,志向高远,臣等虽愚钝,亦愿追随陛下,共赴国难。然,陛下所行之事,必当深思熟虑,广纳贤言,以策万全。臣愿与诸公一同,为陛下分忧解难,共谋良策。”

    王絳一番话,如同春风化雨,缓和了紧张的气氛。群臣附和者了了,却也比一开始好多了。

    刘协见状,心中甚慰,道:“得诸卿如此,朕心甚安。朕知前路多艰,但有诸位贤臣辅佐,朕必能克服万难,实现先皇遗愿,重振大汉。”言罢,刘协便带着愿意跟随的几位大臣一同前往巡视田野的工作。

    而后几天,刘协一直在洛阳附近巡视,督促百姓耕种。

    虽说时间晚了一点,但总比没有好。

    令人惊喜的是,刘协从天地间挖掘不少优秀的农人,想要下诏聘这些人为官,协助治农事务。

    却遭到赵温等人竭力阻止。

    刘协大怒道:“朕早先已经饶恕过一次,如今你们却不思悔改,真当朕没了你们就无法治理洛阳吗?”

    “大鸿胪何在?”

    刘备出列道:“臣在!”

    “自今日起,你便是司徒,赵温贬为庶民,分他几亩地,朕要见他自食其力!”

    刘备大喜,道:“臣遵旨!谢陛下!”

    赵温一把年纪了,没想到临终还有这般羞辱等着自己。

    “昏君!昏君啊!”赵温哭诉着,指控道:“大汉天下一定会毁在你这小儿手中!我今日就要以死明智!”

    说罢,赵温一头撞死在大殿之上。

    刘协并不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确实第一次遇见有大臣针对自己。

    这一刻,他有些理解当初皇叔为什么要竭尽全力打压士族了。

    “众卿可还有要随赵温而去者?”

    刘协冷漠的话语在大殿中回荡。大殿之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赵温的身躯缓缓倒下,撞地的沉闷声响仿佛还回荡在每个人的心头。群臣面面相觑,有的面露不忍,有的则是暗自庆幸,更有少数几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是对赵温的忠诚表示敬意,又或是对当前局势的无奈与忧虑。

    刘协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那双眼中既有不容置疑的威严,也藏着几分难以言喻的疲惫与孤独。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每一个决定都需慎之又慎,因为那不仅关乎自己的命运,更牵动着整个国家的兴衰。

    “朕知诸位心中或有疑虑,或有不满。但朕在此立誓,必将为大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朕所行之事,皆是为了我大汉能够重振雄风,再现往日辉煌。”刘协的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有力,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坚定。

    “至于赵爱卿,他虽以死明志,但朕亦会念及他往日的功劳,给予应有的哀荣。然,国家大事,岂可因一人之生死而动摇?朕希望,诸位能以此为鉴,共同辅佐朕,共谋我大汉之未来。”

    说到这里,刘协微微一顿,目光中多了几分温和与期待:“朕知人才难得,诸位皆是我大汉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