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大东北开发计划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横在中间的赫然是大兴安岭,想要在这个地方造路,那不比开一条运河省力。
庞统自信地笑道:“殿下勿优,统早已想好完全之策。”
说罢,庞统便指向辽东郡(沈阳),“此地地势平坦,且已建有城池,我们只需加固城墙,修复道路,便能作为前哨站使用。”
至于其中盘踞的公孙一族,中原的士族都快死绝了,还怕一个偏远地区的豪强?
金茂点头,这里跟渤海相邻,附近又有山林,粮草以及材料都不缺,确实是建城的首选。
而后,庞统再往辽东郡北边稍微偏西的地方一指,道:“此处地势平缓,修建道路并不费力。”
又往北挪了挪,指向辽河,庞统继续说道:“此水连通东西,若在此处再建一城,便可沿着水路往西而上,到时,再建城便易如反掌!”
也就是说,庞统认为想要制霸东北,必须要修建两座城池,再加固一座城池。
道路其实只需要修建一条,以后世的沈阳到通辽这一段即可。
虽然直线距离有近四百里,但要是建成了,东北地区就再也不存在游牧之患。再加上现在的气候条件没有后世那么寒冷,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如果能种植水稻、小麦,那收获可能比南方两季稻还要多。
最令金茂无法拒绝的地方,就是东北大米真好吃。
“此计倒是可行。”
不过,金茂并没有因为口舌之欲冲昏头脑,有些无奈道:“却不能在当下便见到实效。”
就算几百万人同时动工,能在两三年时间完工,那都是没人打扰的结果。
庞统也深知这一点,心中早有定计,道:“殿下所虑极是,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东北虽冬日严寒,施工不便,然我等可借此时机,做好充足准备,包括招募工匠、筹备物资、规划布局等。同时,加强边防,确保游牧民族无法轻易侵扰,为长远之计赢得时间。”
“再者,殿下可曾想过,若真能在东北开辟出广袤的稻田,不仅粮食产量大增,还能有效缓解南方稻米运输的压力,减轻百姓负担,更可借此吸引百姓北迁,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此乃一举两得之策。”
“至于游牧民族之患,我等可沿用如今之政策。若是步度根识相,那便留他狗命,若是不识相,我想边军的战士们早已饥渴难耐。”
金茂闻言,心中豁然开朗,笑道:“士元倒是挺会为边军着想。”
庞统连称不敢。
金茂也不在意,赵云手下管着三万骑兵(裁撤了一部分),每年花费粮草辎重无数,这个时候不用,更待何时?
说不定以后都要用不到了。
庞统又展开另一张地图。
“殿下请看。”
庞统指着黄河几字弯的东北角,然后往东北方向延伸,画了个圈。
这块地方是后世呼和浩特附近的平原,在并州以北,不在汉疆域内。
这个时候,庞统脸上浮现红晕,毕竟开疆拓土的事,十分难得。
“殿下,此地亦有河流直通北部山林(大兴安岭),只需沿着黄河往北走,在河流末端建城,则中部鲜卑无藏身之处也!”
步度根就是中部鲜卑,不严格地说,只需要在这里建城,步度根就没法靠近汉边境生存。
只不过,此处已经在长城之外,自春秋以来,便没有人在此建城。
金茂闻言,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仿佛穿透了重重山峦,直达那片未被驯服的土地。“庞士元之计,确乃高瞻远瞩。长城之外,虽为异域,然我大汉之威,岂能止于砖瓦之间?昔日始皇筑长城以御外侮,今我辈当以智慧与勇气,开辟新境,让汉家文明之光普照四方。”
他转身面向众人,语气坚定:“吾意已决,即日起,调集工匠、士卒,于此地建城,名为‘安北’。此城不仅要成为抵御外患的坚固堡垒,更要成为连接南北、促进商贸的枢纽,让四方来客皆能感受到我大汉的繁荣与开放。”
庞统补充道:“殿下高瞻远瞩,统尚有一计献上。建城之余,可于此地推行屯田制,一来解决军粮之需,二来吸引百姓定居,逐渐改变此地荒凉之状。同时,加强与北方各族之交流,以文德化之,使其心悦诚服,归附我大汉。”
在座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他们深知,真正的强大不仅仅是武力上的征服,更是文化和人心的归附。
“此地常年为牧民草场,不曾种植作物,屯田之策尚待商榷。”
金茂沉吟道:“待建城完毕,再论也不迟。”
庞统拜道:“殿下圣明!”
“庞士元听令!”
“臣在!”
金茂严肃道:“辽东建城之事暂且延后,安北城筹建便全权交由你负责!”
“臣定不负殿下重托!”庞统领命,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智慧的光芒。他深知,安北城不仅是军事防御的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