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收获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当然,为了有些不吃辣的客人,花蕾也准备了普通的肉末酸菜粉条,同样的,味道也不错,非常的软糯韧滑。
当然,红薯粉条也送去了漠北和西疆,酸辣粉的烹饪方法花蕾也直接给他们带过去了,没想到,无形之间,又增加了自家辣椒的售卖,也是意外之喜了。就连很久没过来的姜云起过来购买牙刷肥皂的时候,也采购了一批红薯粉送去了辽东府。
除了红薯粉条,花蕾还制作了一批红薯淀粉准备留着自家用。把红薯磨成浆状后,准备好干净的白纱布,将打好的红薯浆倒入白沙布中,过滤出红薯液,尽量挤干水分。
过滤后的红薯渣继续加入清水再次揉搓,洗出里面的淀粉。将过滤出来的红薯液倒入木盆里,静置沉淀一晚上后,淀粉就全部沉淀到了木盆的底部了。倒掉上面的清水,留下底部的淀粉。
为了使淀粉更加纯净,可以加入清水搅拌后再次沉淀,将沉淀好的淀粉铲出,放在干净的竹匾里,捏碎并均匀铺开。上面盖上一层纱布,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直到淀粉变得非常硬,没有水分。红薯淀粉就完成了,晒干后的红薯淀粉可以装入密封容器中保存。平时做菜的时候可以用。
红薯还没挖完,庄子上的棉花也已经开始吐絮,有一部分可以采摘了,趁着天气晴朗,花蕾想先采摘一批已经吐絮的棉花,于是,挖红薯的村民放下了铁耙,开始帮忙采棉花了。
因为采摘棉花对天气的要求比较高,成熟的棉絮如果不及时采摘,遇到下雨的话,棉壳、棉叶的色素会污染棉花,造成棉花霉烂变质。因此,要避免在雨天采摘棉花。这几天,天气晴好,正好可以采棉花。
不过,采棉花还是需要有一定经验的村民完成,因为棉花的吐絮期是非常的长,采摘过早会导致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采摘过晚则会导致棉絮经受太久的风吹日晒,降低纤维拉力和色泽,影响棉花的质量。
而且在采摘棉花时,还需要把好花、僵瓣棉、落地棉分开采摘。因此,采摘的人要学会识别,要适时的精收细采。所以,花蕾挑了一批有经验的村民帮忙采棉花,没有经验的人继续帮忙挖红薯做红薯干。
采摘下来的棉花还要按照棉花质量的好坏分别晒干,分别保存。一时间,花蕾是忙得团团转。因为有了新棉花,花蕾也给自己和福伯宋大娘他们新做了几床棉花被。
另外,庄子上的睡袋又可以开始大量制作了。自从送漠北裴老侯爷的睡袋够了以后,花蕾已经很久没做睡袋了,因为自家没有棉花,要想做睡袋还要去永嘉府,江南府那边采买,非常的不方便,所以花蕾直接停了睡袋的制作。
现在新的棉花采下来了,睡袋也可以开始重新制作了,说不定下次周子仁舅父过来的时候,也需要采买睡袋。备一些货放库房很有必要。免得上门的生意飞了。
红薯的开挖和棉花的采摘让庄子上的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好在花盈庄上的苗大叔和大舅公对种田还是非常的有经验的,红薯和棉花在大盛朝也都有种植,所以虽然忙碌,但是也没出什么差错。最重要的还是百花庄上马上就要成熟的玉米了。
花蕾已经看过了,这些玉米大概还有七八天才能真正的成熟,因为自己想要多留些种,所以新鲜的玉米花蕾根本舍不得掰下来售卖,就连自己,也只在可以蒸嫩玉米的时间,掰了十几个尝尝鲜。裴老夫人那里也送了十几个,侯府其他各房,花蕾都舍不得送。
只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在她采摘了二十几个玉米,蒸了尝鲜后的没几天,自家的玉米地里,不知不觉的又少了十几个玉米,到了御膳房的蒸锅里去了。
自从吃了新鲜的玉米后,盛武帝的心里一直是痒痒的,在忍了又忍,忍无可忍之后的某一个休沐日,他带着两个影卫换了家常服,坐了普通的马车出了皇宫。
最先去的是城南的水洼地。盛武帝坐在马车里,撩开了马车上的车帘子,映入眼帘的是,原来长着野草的田地中现在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茄子,黄瓜,长豆,冬瓜,高高低低,颜色不一,虽然排列有些凌乱,但是入目之处却是一片的生机盎然。
原来发出臭味的水洼地里都种了各种的水生作物,菰米,莲藕,茨菇,也是生机勃勃的。有些水洼地里竟然还扔进去了浮萍,水葫芦,长得也是郁郁葱葱的。
时不时还有一群鸡鸭在中间争相寻食,发出一阵阵的叫声。菜地里,农人或是翻土挑水,或是种植采摘,各个忙忙碌碌,手脚不停。时不时发出的交谈声也是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而改造成农田的水洼地,已经完全不见以前衰败的形象,此时农人正在赶牛翻地,挖沟埋肥,准备新一季的种植。“五谷丰登百姓喜”,盛武帝不知不觉的念出了这句诗。
最后,路过远影庄的时候,看着庄子门口置换摊点上几个没有手脚只能躺坐在那里的残疾士兵时,盛武帝不禁又抿紧了嘴唇。
坐着马车围着水洼地走了一圈,盛武帝的第二站是花盈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