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一半明虾卖出三万七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原本两三天前梁自强就打算通知船员们开始出海的,因为敲诈信这件事,又给延后了几天。

    距离又一年的冬汛到来还有一段时间。梁自强估计大概到11月多,那片特殊的越冬渔场就会开始慢慢聚集大量避冬鱼虾了,到那时,就可以带领整个船队去到越冬渔场大展拳脚。

    去年只有一艘钢船,虽然也在那地方赚了不少,但相对于越冬渔场的长远前景来说,只能算是开胃小菜。

    如今那片海域已经承包下来,三艘大船一起全力作业,可以说算是初步有点渔业小公司的架势了!

    10下旬他先同船员们继续去普通深海出了趟海,等到托木匠做的又一批网箱出来了,便单独开着“自强号”钢船,叫上朱天鹏、陆松、梁春、林立鸣,还有自己父亲,去到了久违大半年的越冬渔场。

    熬过了危险高温的夏天,如今时近11月,越冬渔场虽还没开始聚集大量过冬鱼,安全却已经是够安全了。

    梁自强几个来到靠近环礁的地方,把所有的网箱都找位置安放好,并把其中一端固定到环礁的礁石上。

    按说这种实木网箱,放在无名岛那种浅海岛屿还行,放到这种深海环境却是有点脆弱,无法像后世特制的高密度塑料网箱那样一用就是几年、十年,但梁自强并不把这个当成太大的问题。

    在他的设想中,有环礁的缓冲作用,这些实木网箱能够用到几个月、半年就算可以的了。

    至于更久,到了明年夏天,就算没有海浪冲垮网箱,本身这地方也一定会发生“龙吸水”。

    “龙吸水”呼啸旋转之下,网箱哪有安然无恙的道理?

    不管是被海潮冲散,还是被龙吸水破坏掉,第二年都可以再做一批新的,放到这来摆摆样子。

    为了拥有这片渔场的独家捕捞权,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点成本。

    他又没指望真在这地方养殖石斑、笛鲷。真正的石斑都在无名岛那儿好好养着呢。

    当然,这里也不能完全不养,做样子起码也得做出几分真来。

    11月的时候,他半夜去了趟无名岛,从那儿的网箱中捞出了很小一部分的笛鲷、石斑放进了深海渔场这边的新网箱中。

    一切至少看起来,是一个像模像样、中规中矩的深海养殖场了。

    另外,他又特意用木板做了几块大标牌,上面写着:

    “国家批准的养殖场专用实验海域,旁人勿入。该海面常有极端现象发生,闯入者后果自负!”

    强调国家正式批准,自然是给自己拉个大旗。

    特意提及“极端现象”,但并没有直接言明是“龙吸水”,一来是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二来则相当于免责声明。

    万一真有人不顾警示,往这里硬闯,热天遇上龙吸水而发生悲剧,梁自强也并不是没事先警告过。

    标示牌有两块固定在环礁上。另外几块,则是在越冬渔场的边缘地带找到几处礁石,固定在礁石上。

    时间到了11月中旬,期待中的冬汛到来了。

    大量冬汛鱼开始陆续涌来越冬渔场,鱼虾迅速密集起来。放置在环礁旁那些网箱中的笛鲷、石斑根本无需投喂,便有无数的小鱼小虾从“倒须”装置中涌入进去,为它们提供足够的饵料。

    第一轮的冬捕开始了。

    最先扎堆出现在深海越冬地的,依然是带鱼、星鳗、乌贼之类这些不太耐寒的,另外大黄鱼、金鲳鱼、马头鱼也有不少。

    船的数量从去年的一艘变成了如今的三艘,然而每一网拖到的鱼虾量,比起去年却基本没有减少。

    每艘船五天下来,都能有十四五吨左右的鱼获量,比起平时在普通深海要多得多。

    五天结束时,梁自强没有让三艘船同时返回岸边去卖出鱼获,而是其中两艘先返航,另外一条则延长至七天,呆在这儿继续捕捞。

    等到那两条船休整完两天,返回越冬地时,留守在此的那艘船再离开这里,返岸出售鱼获。

    也就是说,无论哪天夜里,都至少会有一条船留在这里守夜。

    其实到目前为止,至少还没有外人的船跟着他找来越冬地。可能是因为这年代就算是其他普通的深海海面,冬季鱼虾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吧。

    当然,相对后世而言,这年头能够开来深海的大钢船本身也不算特别多。

    但为防万一,他还是觉得有必要以这种时间上错开的方式,保持整个冬捕季节,都有自己的船留守在越冬渔场。

    以前单独一艘“自强号”,天气情况比较理想,每周都能正常出海的前提下,一个月能有五万左右的收入。天气不理想,休整在家的时间多,至少一个月也能有三四万。

    如今三艘大船,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当然,仅限于短暂的冬捕时节。

    每次前往银行存钱,只要去的不是浅锣区的建行,而是去的滨舟区工行,梁自强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