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发售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2184》的影响力并没有因为白房子的发布会而减弱,反而如同燎原之火,在社会各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www.yeyingge.com

    

    正如李立文所料,封禁《2184》后,反而促使这本书登上了神坛。

    

    驴家以及白房子的的压力越来越大。

    

    11月1日,《了不起的盖茨比》按照原定计划,全球统一发售。

    

    因为《2184》被封禁的原因,李立文原本以为不会那么容易在米国拿到版号。

    

    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象家和好莱坞部分资本家的操作下,《了不起的盖茨比》竟然能够正常发售。

    

    不仅如此,也正是因为《2184》被封禁的原因,《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米国掀起了报复性消费。

    

    你越不让我看,我越要看。你越不要我买,我就越要买。《2184》买不到,那我就买《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让《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销量持续攀升,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的象征。

    

    这一现象可把李立文乐坏了。

    

    11月4日,仅仅花了三天的时间,《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米国的销量突破了80万册。

    

    有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和讨论在互联网上也如潮水一般涌来。

    

    “所有伟大的小说,最终都会指向一个方向,虚无。所有的人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梦碎,人亡。毫无疑问,《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本伟大的小说!”

    

    “自以为自已追求的真善美,其实不过都是些假恶丑而已!”

    

    “上流社会的糜烂和虚伪在这本书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场浮华的宴会,一群聚散的飞蛾,一盏不灭的绿灯,一个触不可及的旧梦!”

    

    “你以为这是本爱情小说?不,并不是!这是一本从乌托邦视角出发,揭示米国梦的破灭!”

    

    “李立文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他用一个时代的缩影,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残酷。”

    

    “这本书是对20世纪20年代米国社会的深刻反思,它告诉我们,无论财富多寡,幸福和满足永远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永恒的话题。”

    

    “在《2184》被封禁的背景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发售显得尤为特别,它不仅是一本书的胜利,更是思想自由的胜利。”

    

    在11月10日,《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由社会学家莱特·吉丁斯撰写的专栏文章,题为《米国梦的破灭》。

    

    吉丁斯在文中描绘了二十世纪初米国的复杂多元社会背景,一个经济繁荣与社会变革、道德观念混乱交织的时代。

    

    他指出,那个时期的“米国梦”不仅代表了人们对成功、财富和幸福的渴望,也体现了米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然而,随着社会的演进,米国梦逐渐显露出其脆弱和虚幻的本质。

    

    吉丁斯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为例,盖茨比是一个怀揣米国梦的普通青年,通过不懈努力和奋斗试图实现梦想,但最终发现梦想建立在虚幻和假象之上,导致了悲剧结局。

    

    作者李立文运用精湛的叙事技巧和简洁有力的文笔,生动描绘了盖茨比的个人悲剧,并揭示了繁荣背后米国社会风气的腐朽和道德伦理的缺失。

    

    米国梦的概念最早由詹姆斯·亚当斯在1931年的著作《米国史诗》中提出,描述了一个理想:在米国这片土地上,每个人的生活都应当变得更好、更丰富、更充实,每个人都有机会凭借自已的能力和成就获得成功。

    

    然而,现实中的米国并非如此。

    

    实际上,米国梦往往被视为一种虚幻的理想,与乌托邦的概念不谋而合。尼尔森指出,自米国成立以来,米国人的意识形态便与乌托邦思想紧密相连,梦想着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托邦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一些人认为乌托邦是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而另一些人则视其为个人的自我选择。有人认为乌托邦代表着希望,但也有观点认为它代表着幻想和绝望。

    

    吉丁斯倾向于后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