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暗藏玄机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那个人吓得干嚎着,无助地看着周围的人,盼望着有人出面解劝。www.yadaoge.com没有人出来劝解,人群自动地闪开一条道,几个衙役连拖带架地将他拖出人群。

    这个在灯节夜晚胡言乱语的倒霉蛋,再也没想到在这万头攒动的场合下,信口开河地胡吹还会被官人听到。这些话放在平时,即便与街坊邻居,甚至家人一起闲话也不敢乱说的。

    本想着在今晚这样混乱的地方说些不着边的话算不了什么,谁知却惹上了塌天大祸。此时除了一味哀求,再没法子可想。

    周围的人乱哄哄的,有的看见有的没看见,看见的或听见几句的人又添油加醋地向问话的人一阵瞎白话,使原本混乱的场面更加混乱,甚至连干什么来的都忘了。

    恰在此时,自城楼上飘下几只纸鹤,人们哄抢着向纸鹤将要落下的方向涌去,转瞬之间,刚才的事就像从没发生一样。

    那么刚才这段插曲是不是一些市民的胡说八道、主观臆造呢?其实也不尽然,皇帝不豫、不能理政等等传言早已充斥着宫廷内外。对于朝内高官来说,不管宫外的传言多么离谱,他们听了也只是一笑置之,见怪不怪。

    但是老百姓可就不是这么淡定了,京城里一直在沸沸扬扬地传播着皇帝的病情,皇帝病了这么久,再怎么掩盖也掩盖不住,这早已不是个秘密。人们也早有了思想准备,甚至有些人私下里还盼着皇上早日归天,免得更多地侵吞国库去干那些荒唐事,坑害百姓。

    正月十六晚间发生的事,第二天便传遍汴京城,居然多数市民对那个乱说话的汉子寄予同情。人们就这个话题窃窃私语,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就着皇帝病危这个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煞有介事地说,新皇帝准备几天后就要登基了,那就是太祖皇帝的亲孙子,也有的说新皇帝是现任皇帝的亲弟弟。

    无风不起浪,大宋朝早就有“兄终弟及”的传说嘛,太宗就是根据这个约定接的皇位。只是太宗皇帝不仗义,他没有将皇位传给他的兄弟,而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即当今皇帝赵恒。而这个赵恒皇帝要回到祖训,要替他的父亲太宗皇帝还全天下人一个公道。

    那么当今皇帝的病体到底如何,百姓们的猜测有什么根据吗?登上东华门观灯的真是皇上本人吗?真的是当今圣上,大宋第三位皇帝赵恒,死后庙号为“真宗”的那个皇帝。信口胡说皇上死了,的确是大逆不道、罪不可恕。

    可真实情况是,皇上确实离死也不远了,久病床榻的皇帝的病情一天天加重。这么冷的天,皇上还登上城楼观灯,那是为什么?

    他这是强撑病体来观灯的,甚至连手臂的挥动都是在宦官的帮助下做做样子的,以示与民同乐,并希冀借此冲走身上的病,就此康复。为此,宰执和内侍一起研究了好几天,商量着怎样把皇上弄上城楼,还不能露出破绽。

    翰林侍讲学士孙奭听到社会上的这类流言一点儿也不吃惊,这样的流言早就传入他的耳中,他听到的远比这些多得多,想得也比他人更深,谣言在他这里早已是不攻自破。

    他听到的是,皇上已离驾崩不远,太子年幼而且懦弱,不堪承担大任。而刘皇后出身低微,本来就不应该母仪天下,再要垂帘听政,国家岂不被搞得一塌糊涂。因此,为国家大计,为天下苍生,应该恢复“兄终弟及”制度。话说得冠冕堂皇、有根有据、有理有节,仿佛完全是出以公心、丹心可表。但在孙奭看来,这纯属放屁。

    赵恒的确有几个弟弟,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太宗皇帝的第八个儿子,也就是皇帝赵恒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赵元俨。

    赵元俨此时是泾王,人长得帅气,品德又好,深得朝野好评,其威望、人品都是旁人莫及。只是这个赵元俨听到传言后,吓得躲在家里再不敢露面,关门闭户,拒不见客。传言不久就平淡了,看来明哲保身,谣言止于智者就是这么个道理。

    至于说太子懦弱,做老师的孙奭并不以为然,说太子年幼是事实,说懦弱是别有用心。他知道这位太子表面懦弱,内里却有一定之规,而且聪颖过人,行事一板一眼、可圈可点。对于太子接班之事不用太过担心,那是真正的龙子龙孙,哼,谁想扳倒姓赵的大宋江山,纯粹是异想天开。

    退一万步,即便真的发生“兄终弟及”了,天下仍然还是赵家的天下,孙奭头脑里怎么会联想到“扳倒”一词?这就看出这位老臣深谋远虑、远见卓识的胆识了。

    他担心的不是这个“兄终弟及”的传闻,在他看来这个传闻非常可笑,兄终弟及本就是历史留下的悬案,是个极其忌讳的话题,市民中传言这个,无非是个别人危言耸听,博几声掌声而已。

    既然已经被太宗皇帝自己打破了这个所谓的约定,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赵恒,就已经明确告诉子孙后代,不会再回到老路上去。否则,当今皇上真有回到“兄终弟及”老路上去的想法,也不会早早地就立了太子。再说了,现在是刘皇后当家,有刘皇后一个人就足够了,走兄终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