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贵妃薨逝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佞臣贤相互殴录事集》 

    寅时三刻,日月交替,平旦之际。

    邺陵城内佛寺钟声传来,哀鸣长夜,空悠寂寥。

    桓越清惊醒掀起纱帐,正对上袖手惶急神色,“贵妃?”她踌躇半响方才问道,嗓音喑哑,干涩不堪。

    袖手长跪哀声,“主子,贵妃娘娘于昭明宫薨逝。”

    顿时,哀钟犹如一把寒光凛冽的尖刀刺破桓越清的理智,她眼前发黑悲由衷来,那明媚少女终究远去。

    少女遭命不公,亲族利诱,而今终背阳趋阴,桓越清到底没能救下她。

    “不可,我要进宫见她最后一面,她是我,是我……”桓越清忽的坐起,赤脚奔出,被袖手拦住。

    警肃话语唤回桓越清神智,“桓老大人他们已起身进宫,临走时交代,主子卯时大朝不必再去,自在府中留侍。”数息之间袖手已恢复常态。

    他朝向桓越清跪下重重磕头,低声哀求,“还望大人勿要伤怀,自救为上。”

    今为望日,乃大朝,在京官员,无论官职品阶,皆须参加。

    宫中贵妃,桓玥琅,出身桓氏,骤然薨逝,身为桓氏之人的桓越清不仅知字未知,待到丧钟传来方知晓,且本应入宫奔丧之人如今却留滞府上。

    此为冷待,欲得重用,须重获桓氏信任。

    那日狂悖言论为遮掩褚季凌而出,桓越清只半成把握,恐有性命之忧,然未曾料到,桓氏虽苛言厉行也并未弃她于不顾。

    而今细细想来,方知桓氏果真身陷囹圄,贵妃薨逝,朝中内外势力锐减,桓氏势必元气大伤,哪怕桓越清善违拗之举,亦为桓氏微薄助力矣。

    情形如此,是桓越清体现自身价值的最好时机,重获桓氏重视,直登云梯之时。如此存亡之际,儿女私情尚不足矣。

    桓越清怔忪凝视虚空,半响,长叹一声,“罢了,我终会与她相见的。”

    残叶落漆空,寒风挂满枝,桓越清仰头看天,天还是那片天,她知道自己还是在桓氏这片天之中,万般难事,半点不由人。

    贵妃逝去,桓府上上下下忙作一团,桓越清于旁侧看,自己仿若被弃孤客,在这喧闹之中,只觉难堪寂寥。

    良久,桓越清身披大氅踏进这片喧哗之中,正欲安排簪白行事,袖手神色疑恐进来禀报,“圣上急召,宣太常丞桓越清觐见。”

    *

    文昌殿内外有官齐聚。

    文官,站东面西,武官,站西面东,队列整齐,无不肃穆。

    文官之首,赫然为尚书令兼太子太傅,桓邵元之父,桓斡,桓牧之。武官之首乃沈氏族人,骠骑大将军,开府位从公沈至能。

    桓越清为七品太常丞,太常卿下辖,掌文化教育、建邦天地、神祇、人鬼之礼等,闲职散务,无权入殿,简行朝服,空置饰物,于众官后殿外俯首跪拜。

    “臣,太常丞桓越清拜见圣上。”

    珉石地冷硬透骨,高位久不闻声,桓越清衣着单薄,她一动不动,维持叩首之姿。

    良久,高位应声释礼,有脚步声传来,一只手恰如那时般伸向她,是桓邵元。

    桓邵元戴三梁进贤冠,用玄缨结,着端衣玄裳,衣画而裳绣,皂缘白纱中衣,白曲领为朝服。绣虎头绶囊,缀于革带,盛官印绶带,持玉手板,手板头有白笔,以紫皮裹之。

    “圣上传你进去回话。”

    他转身背对着桓越清,看不清神情,长身肃立一步一步迈进殿中,桓越清低声应是,悄然跟上。

    行至殿中,桓越清再次行跪拜大礼,“起身回话。”皇上端坐王榻,一双鹰目炯炯有神,眉峰高扬,发黑如鸦羽,着真白玉珠十二旒平天冠,以衮服黼黻之饰,酷似一匹猛虎。

    皇上宏厚之音在殿中回荡,“贵妃奄忽薨逝,六宫哀恸。念及代执中馈,惟德赞举。”

    桓越清俯首倾听,却并未从中感念到半点情谊,帝王果真如此无情。

    皇上漠然刚愎,威势逼人,“众卿有言,应于礼厚待,然沈卿反之,二者僵持不下,难有决断。顾问百官,桓卿为贵妃亲,又为太常寺人,清新俊逸,于公于私,为躬执葬礼最佳之人。”

    余光瞥向一旁桓邵元等人,神色悲戚,如出一辙,桓越清心中笃定,“谢皇上厚爱与各位大人信赖,越清定不辱使命,率由圣意,匪怠匪荒。”

    桓越清入朝时,簪白已打听完全,后宫后位空置,一切事宜交由贵妃桓玥琅与贵嫔温若梧打理。  贵妃一向贤名远扬,颇得后宫众人敬重,噩耗传来,百官联名上书,请求皇上以皇后之仪厚葬贵妃,以慰贵妃在天之灵。

    沈大将军以不合礼法,不敬先皇后为名驳斥百官,一人之力与百官舌战群儒。

    皇上不愿掺和百官之争,以贵妃为桓氏人,让桓斡等人与沈大将军商议,事毕依礼而行。

    恰日色东升,有光径入,皇上逆光而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