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献策搏信重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丞相,这是小师叔临别前所写,本...本打算留给费郎君转呈丞相,如今丞相既然亲至,便不用代呈了。”
“哦?”
诸葛亮一听是白泽所留,颇为感兴趣的接过手中。
玄甲则毕恭毕敬的伸手做请状。
“丞相请移步云中亭小歇,小道这就去唤女郎前来相见。”
......
云中亭内。
待道童上完茶汤离去,诸葛亮已手捧木牍端详起来。
木牍上的文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倒是与曹魏之廷尉钟繇钟元常的楷书有几分相似。
钟繇不仅是曹魏廷尉,更是当世书法大家,其不仅推动了楷书的发展,更被尊为“楷书鼻祖”,与王羲之并称“锺王”。
所谓楷书,取意可为楷模之意,此字体在三国,尤其是魏晋时期,已受到世家名流的推崇,且竞相模仿。
白泽身为穿越客,又是位喜爱古文化的神棍,前世倒是对楷书情有独钟。
诸葛亮自然见过钟繇墨宝,然眼前楷书,又多了分苍劲之力,且不失飘逸之美,顿时微微颔首,于是仔细看了起来。
【请文伟拜谏丞相,奏汉天子书。
余白泽,幼孤,流散于乱兵之际,奄奄待毙于草木之间,幸得道人搭救,苟活于终南,后逢恩师不以余卑鄙,乃归门下,倾囊相授,已近四载春秋矣。余本修身问道,不问世事。然去岁闻炎汉痛失荆州,心忧难安,夜不能寐。先师不解,故问何愁?余尽答之,师乃训曰,吾辈修道,存天地,法自然,呼浩然正气,当盛世隐山林,乱世济苍生,何忧嗟叹?余汗颜,遂观星推演,祈寻济世之法,不敢有丝毫懈怠,终有所悟。
然造化弄人,先师骤然辞世,余身困于山野,只得寄谶谣命理隐谏于陛下,深感时不我待也。余本微末小道,疏狂野人,本欲为大汉尽绵薄之力,却身陷囹圄,故临别之际,遂敢谏圣听。
方今天下三分,益州困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今陛下如高祖困龙于汉中,为天下轻,故魏吴必轻视于我,正当效高祖韬晦蛰伏,切不宜大动干戈,尚需静待天时也。
昔陛下跨有荆益之要,在乎于汉中、襄阳也。然荆州已失,东征虽可探,却不可猛灸,宜当徐图安之,求速恐有危乱。然无论胜败,皆当东和孙权,西好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于汉中屯田养民,兴修水利,筑建城池,严防各路关隘栈道要地。待天下有变,则可北伐雍凉,于广魏郡一线,施断陇吞凉,行纵跨凉益之大略。而后向东步步蚕食,还于旧都,成昔日嬴秦俯击天下之势。
届时,王师东出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万民必箪食壶浆以迎陛下,如此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也。
愿陛下听之,思之,余白泽百拜,不胜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念罢,诸葛亮眼中精光闪动,已激动的喃喃自语!
“断陇吞凉,纵跨凉益......好,好方略,好智谋啊!吾怎未想到?”
其实也不是说白泽就比诸葛亮聪明,实在是这方略压根就是日后诸葛亮想出的北伐方略,只不过被白泽无耻的截胡了。
他并不担忧此方略会对今后有什么影响,因为即便他不提,诸葛亮不久之后也能想到,且第一次北伐只要有‘神将’马谡在,铁定成不了。
当然,此方略若再加上谋取汉中东部的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则蜀汉的出路会更宽广。因为东三郡虽然土地贫瘠,人口稀疏,但从军事地理角度看,东三郡是连接荆州和益州的重要交通要道。若将来北伐,完全可以自东三郡出一偏师,或与东吴配合夹击魏国的荆州北部,或者自西城的汉水北上袭扰南阳,从而牵制魏国兵力。
所以客观来讲,刘备自去年失去东三郡之后,已经基本失去问鼎中原的希望,而这也是刘备决定东征的原因之一,实在是没出路。
而他之所以将此方略献于诸葛亮与刘备,一是为了搏取信任,毕竟不是心向大汉的人,又岂会为大汉谋划?二是引起蜀汉重视,从而发兵来救他这大魏间谍。
如此再加上过去时日的造势,便可顺理成章的打入蜀汉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