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人才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长老: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是因为他不仅勤于学习,还勇于实践。他经常亲自参与到各种工程的建设中,亲自动手解决问题。这样,他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检验,也让他的技艺更加精进。张韶的成就,是勤奋和智慧的结晶啊。

    李琦:我明白了,他的成功,是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实践的执着追求的结果。他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的老师墨子很严格,但张韶成也很勤奋,所以他的技艺每天都在进步。

    在秦代,墨子以其严格的教育方法和对弟子的高标准要求而著称。他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他提倡“兼爱”和“非攻”的思想,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反对无谓的战争和冲突。张韶成作为墨子的弟子,深受其教育影响。他勤奋好学,不仅在理论上有深刻的理解,更在实践中展现出卓越的能力。张韶成在墨子的严格教导下,学会了如何制作和使用各种守城器械,他的技艺可以与当时的著名工匠公输班相媲美。

    长老: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公输班的工匠,他的技艺无人能及,人们都称他为鲁班。他为楚国制造了一种叫做云梯的器械,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安莉:云梯?那是用来做什么的?长老:云梯是一种高大的攻城器械,可以让士兵轻易地攀爬到城墙上。楚国的国王打算用它来征服宋国。安莉:那宋国不是很危险吗?长老:是的,情况非常危急。但在这个时刻,有一位智者,名叫墨子。就是我们墨家学派的墨子老师,他听说了这件事,决定要阻止这场战争。安莉: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长老:墨子不辞辛劳,走了十天十夜,终于到达了楚国。他首先找到了鲁班,用智慧和道理说服他,让他意识到帮助楚国攻打宋国是不义的。安莉:鲁班听了他的话吗?长老:起初,鲁班并不高兴,但墨子的智慧和坚持最终打动了他。然后,墨子又去见了楚王,用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和辩论,让楚王也放弃了攻宋的计划。安莉:哇,墨子一定非常聪明。长老:是的,墨子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勇敢。他用腰带模拟城墙,用木片表示器械,和鲁班进行了一场模拟攻防战。无论鲁班如何进攻,墨子总有办法防守。

    当时鲁班的眉头紧锁,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墨子手中的木片,试图寻找破绽。他的手指灵活地操纵着腰带,模拟着城墙的坚固防线。墨子则沉稳地移动着木片,每一次移动都显得精准而有力,仿佛真的在指挥着千军万马。鲁班深吸一口气,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开始模拟着一次猛烈的攻势。他的手指快速地在腰带上滑动,模拟着士兵们攀爬城墙的动作,他的动作迅速而有力,仿佛真的在城墙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墨子不为所动,他的眼神冷静而坚定,手中的木片轻轻一转,模拟着城楼上的投石机,木片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在鲁班模拟的士兵群中,模拟着石块的威力,将鲁班的攻势一一化解。鲁班不甘示弱,他模拟着士兵们使用云梯,手指在腰带上快速地上下移动,模拟着云梯逐渐靠近城墙的过程。他的动作充满了力量感,每一次移动都显得异常真实。墨子则模拟着城墙上的弓箭手,他的手指轻轻一弹,木片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模拟着箭矢飞射而出,每一次射击都精准地击中鲁班模拟的云梯,将其一一击退。两人的模拟攻防战越来越激烈,鲁班不断地变换着攻击方式,而墨子则总是能够找到应对之策。他们的手指在腰带和木片上舞动,仿佛真的在指挥着一场宏大的战争,每一次攻防都充满了紧张和刺激。

    安莉:那最后呢?长老:最后,鲁班和楚王都被墨子的智慧所折服,他们放弃了攻城的计划。宋国因此得救了,而墨子的“非攻”和“兼爱”的思想也被人们传颂。安莉:这个故事真让人感动,墨子不仅救了宋国,也让我们看到了智慧和和平的力量。

    安莉(带着一丝敬畏):“李琦你看这个张韶成做的机械,它的制作技艺太棒了,是不是也可以媲美公输班的技艺了。”李琦(点头赞同):“是啊,安莉。公输班可是春秋时期的工匠之祖,他的技艺和发明至今还被我们所传颂。但这位工匠,他的作品确实也让人眼前一亮。”安莉(好奇地):“那公输班都有哪些了不起的发明呢?”李琦(回忆着):“哦,他发明的东西可多了。比如说,他制作了一种能够自动行走的木鸟,据说能在天上飞好几天。还有,他还设计了一种自动灌溉的水车,大大提高了农田的工作效率。”安莉(惊叹):“哇。这么厉害”李琦(微笑):“确实如此。他的技艺不仅在实用性上无可挑剔,还在艺术性和创新性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就像这个机械,它不仅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外形设计也极具美感。”安莉(若有所思):“我听说公输班还培养了很多学徒,他的技艺和精神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李琦(点头):“没错。他总是说技艺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不断进步。”安莉(充满敬意):“看来,无论是公输班还是这位现代的工匠,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李琦(鼓励地):“是的,安莉。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