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李桓的意图…… 第(2/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诺!”

    工匠们开始动起来了,这一版的字模,那都是论语字模,所以印出来了,就是论语。

    挑字模,拍板,上墨,压印。

    最后的效果呈现在了李桓和李儒的面前了。

    “怎么样?”李桓盯着这一面纸张,上面的字非常清晰可见。

    “所谓活字印刷,即是铸造出了所有字体的字模之后,就可以按照文章上的字体挑选字模,进行排序,排序之后就可上墨,拓印……”李儒深呼吸一口气,他压住了心中的震惊,甚至忘记了自己正在见证历史的进步,他更加关注这种方法可不可行,能不能改变这个天下读书人的现况:“从某种程度来说,只要这种字模足够耐用,就可以无限印刷,一个人,抄录一本书,起码数日,而这样拓印之法,不过只需要一炷香的功夫,甚至……”

    他吞咽了一口唾沫:“目不识丁之辈,都可以做这种活……”

    “没错!”李桓微笑:“我可以把工坊变成一个流水线的工坊,我手下有人,只要这个工坊的技术成熟之后,我可以在整个关中,设立不下十个,数百人以上的印刷工坊,日夜不断的印刷……”

    李儒有些想象不到,一旦到了那种境界,那么书籍是多么泛滥的一件事情。

    “你拉上我,是因为我是寒门读书人,不,应该说,我是一个连门都没有的读书人,我是真正穷苦读书人,所以我会竭尽全力的发展印刷术,还有一个,那就是如今放眼长安,唯有某家的藏书最多,昔日汉室宫廷藏书,一半在我手上,放眼长安,能与我媲美藏书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蔡祭酒,一个是杨司空……”

    李儒直接一通分析下来了,他看着李桓的眼神都有些变了,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青年,心思到底有多沉,即使他,都有几分恐惧了:“你的心思可真多啊,真是走一步看十步,你早就已经在打我的主意了!”

    “你这么说也没错!”李桓笑了笑,问:“那我就问你一句,咱们的赌约,你还作不作数?”

    “那是当然!”

    李儒平复心情下来,嘴角扬起一抹邪魅的笑容:“若是普通的读书人,自不敢担如此重任,但是某家,一个连天子都敢于举起屠刀的人,何惧天下世家门阀,生不求列为公卿,死不惧遗臭万年,某既已受过这样的苦,那就不愿意天下贫穷读书人走过某的路,既有如此机会,何惧之!”

    ………………

    看完了印刷工坊之后,李桓又跟着李儒跑去看了一眼造纸工坊,造纸工坊设立在城外,南郊之外,就在新城和旧城的官道旁边,一块空地上,零零落落的房子,住着上百人,都是造纸工人。

    李桓瞧了一圈之后,并不是很满意。

    李儒已经很用心了。

    也不知道他从哪个角落里面,把一些造纸工匠给翻出来了,完全是复制了蔡侯纸的制造工艺了,每一步制造工艺都很踏实,制造出来的纸张,的确是蔡侯纸。

    甚至质量上,还有不少的进步。

    只是速度很慢。

    工序很复杂。

    原材料方面也显得单一一点。

    其实造纸术的发展,一个朝代比一个朝代有进步的,从汉朝开始,到魏晋南北朝,不管是造纸技术,还是造纸原材料的拓展,或者是造纸设备的更新,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如果说汉朝,其实纸张的使用,并没有很推广,那么到了魏晋南北朝,纸张的使用开始普及起来了,随着技术进步,造纸原材料拓展,成本降低,而且越发的光洁平亮,纸张开始淘汰竹简布帛,成为传信和书籍的基本体。

    但是造纸术的成熟,应该要到宋元时期。

    李桓记得,好像他在哪里看到的一段历史,说是宋元时期是中国造纸术的成熟阶段,因为此时造纸原料又有了新的开拓,竹纸和稻麦秆纸的发展标志着造纸史中的新纪元。

    “目前还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这些为原料的造纸吗?”李桓问。

    “龙亭侯传下来的配方,就是这些!”

    一个小老头代替了李儒回答。

    他叫吴广,吴家代代造纸,先祖是龙亭侯麾下的造纸工匠,在二十多前他爹帮朝廷造纸,但是最后得罪了权贵,被下了大狱,活活给折磨死了。

    他逃过了一劫,就举家归隐,以务农为生。

    但是即使躲到了河南的一个小县城,还是让李儒按图索骥的办法,给找出来了,一同造出来了,还有十几家,都是曾经的造纸工匠,集结到了长安,开启了新一轮的造纸。

    一开始他是忐忑的。

    但是……

    他骨子里面还是有造纸的梦的。

    在强迫之下,在没有选择之下,他好像也说服自己,重新开始造纸,技术没丢,甚至是这些年他针对自己吴家传承下来,每一道造纸工艺都进行了一些改变,效果非常好。

    现在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