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 34 章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再嫁(种田)》
刀莲生天不亮就扛着木钉齿耙出了门,然后他会干到月亮升上头顶的时候才回家。
他几乎每天都这样。
自打改变了收麻方式,海棠晚上就能早睡了。早上刀莲生天不亮出门,那会儿海棠还没起床,起床就看不到他身影了。等到月上中天他从田里回来,那会儿海棠往往因为累了一天,洗漱完就趴床上去呼呼大睡了,不像白氏母女三个劳动惯了的人,晚上还要坐在火塘边打理一个多时辰的麻,于是夫妻两个晚上也没见到一面。
是以,自打海棠晚上不打麻了,她和刀莲生竟一连三日都没打过一回照面。
不过,海棠仍会在睡觉前给他烧好一大锅滚热的水,在灶膛灰堆里埋几块木柴燃着小火,以便让锅里的水一直煨着,好让刀莲生回来的时候能洗个热水澡。
到第四日天下雨了,刀家一家女人都没去山里割麻。
一下雨,山里头不止干活儿费力得很,且山路泞泥不堪,很容易滑倒,有可能还会滚到山崖下去。
这段时间,寨子里的人都收麻,雨天里,不出工,但家家户户一样忙开了。
就跟刀家一样,婆婆、姑娘、媳妇儿,齐上阵,还都是女人,在堂屋里围坐在火塘边,把裤脚卷到大腿根,裸露出雪白的大腿。
然后左手牵麻尾,右手用指甲将晒干的白色的麻纤维撕分成两股、三股或者更多股,想要细点,就把麻丝撕多几股,要粗点就少撕几股。然后把一根根麻丝用掌心压在大腿上来回地搓。搓的过程中不断的接麻丝,并不时把手放在身边的水盆里沾一下水,湿润麻线。慢慢的,一根细小的麻绳就越来越长,最后挽在一个纺车上,缠成一个个麻团,方便以后织布。
次一点的麻或者那些绩麻接麻的时候废了的麻丝都不能浪费了,全都收集起来打成麻绳使用。
仍是先把麻丝先搓成一小股一小股的,然后再几根小股的麻绳拧在一起,并两股或三股,或更多的股的麻绳,拧在一起。要打粗点的绳子就多拧几股,要细绳就少拧几股。
搓麻绳这工作,技术含量低,便是莲叶的活儿。
刀家收割回来的麻,一些已经晾干变成了白色的麻纤维,主要由刀莲荷在负责绩麻接麻了。一部分还是麻皮,泡在那个大拌桶里,还得先除麻皮再晾干才能变成能搓的麻纤维。这除麻皮的事情,主要就是白氏的活儿了。所以刀家的女人,分工合作在不同的流程上。
海棠不想跟着刀莲荷做那搓麻接麻的活儿,她没那涵心,她有自知之明,做那个工作她会比刀莲荷更毛躁,浪费了麻丝,少不得要遭婆婆骂,干脆远离那个工作。
海棠在家里转悠着找家务活儿干,好叫婆婆没话说。
她先去把之前割回来已经焉掉的红苕藤砍得细碎,倒在石槽里喂了牛。等牛吃得差不多了,又灌了半桶水在槽里。然后一盆盆水端着冲洗牛圈。
这事情做完了,她又抱着刀莲生的脏衣服,坐在灶屋门口慢慢地搓洗。
就这么混了一上午。
雨一直下,没个停歇的意思。
外面雾蒙蒙一片,山下的梯田都看不仔细了。
这鬼天气,让人心情都不好。可是刀莲生还没有回来。
想起来中午莲叶去给他送饭,说是哥哥戴了斗笠和蓑衣出门的。那男人真是辛苦。
对比自己,坐在家里遮风挡雨的地方,还能烤火,只需要耐心和细致,那搓麻接麻的事情又算什么呢?
吃过晌午饭,海棠还是拿了根竹板凳去了堂屋。绩麻成线的事情,她做了几次都做不好,引得刀莲荷嗤笑不已。海棠就跟婆婆告饶,希望跟她换换工作。
“娘,你的手在水里都泡白了,那除麻皮的事情还是我来做吧。”
家里除麻皮的工具只有一个,白氏一个人除,白天黑夜的除,进展缓慢。麻的褐色表皮都泡烂了,大拌桶里还泡了几乎一半的麻皮等待去除表皮。
“行吧,你来接手。我去堂伯娘家看看。过些日子要借用他们家的织布机,我去给她先说好。”
白氏这一去,去了很久都没回来。
曹秀珍家里也在打麻,白氏估计是帮忙去了。
就像刀莲生想借人家的骡子用一样,白氏也是要先去帮人家白做一下工的。
其实为了借用曹秀珍家的织布工具,早前白氏就和大女儿刀莲荷得闲的时候就一直帮妯娌家里绩麻来着。
这山里头,一下雨就有些阴冷,海棠去拌桶里捞了一捆麻,就觉得那水沁凉,冷到骨头里了。
那铁篦子就是一个铁指套,外面做得凹凸不平,为的是方便把麻皮的褐色表皮刮擦掉。
铁篦子戴在右手大拇指上,食指上缠一根麻木条,左手捉着麻皮一端,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夹着麻皮从头到尾夹紧了用力地快速一拉,那褐色表皮就刮擦下来了。
海棠拉了几十根麻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