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下乡支教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村里人基本都是自己种菜养鸡,一日三餐大多在家里解决,因此村里没什么正经饭店。www.sumanwx.com

    李守善特意在自家设宴,他老婆掌勺做了一大桌菜,鸡鸭鱼肉全上齐了。

    “乡下没什么特别的好东西,都是些农家菜。”他招呼道:“不过这些鸡、鸭都是我们自己养的,现宰现做,绝对新鲜。”

    纪承风笑如春风,“农家菜好,在大城市里想吃都很难得。很多人为了吃这一口,特意开车进山里找农家做。”

    “这走地鸡一看就是不一样。”王老师指了指摆在她面前的炒鸡,“我在菜市场就没买到过这样肥美的鸡肉。”

    村长的老婆身上围着围裙,将最后一盘炒青菜端上桌后,笑容腼腆地说:“都是些粗茶淡饭,你们看看合不合口。菜够不够,不够我再去炒两个。”

    “够了,菜已经非常丰盛,辛苦了。”纪承风出言阻止对方,“快入座吧。”

    “一顿饭而已,不算什么。”女人放下盘子转身就要走。

    其他人想挽留她坐下一起吃,李守善摆摆手,解释道:“她和我妈还有两个孩子一起吃,让他们过来,他们不自在也吃不好,还不如分分开吃。”

    这倒也是。

    除非是长袖善舞的人,否则和一群陌生的客人吃饭确实很别扭。

    自己养殖的家禽味道就是不一样,鸡有鸡味,鱼有鱼味,就连青菜都是鲜甜的。

    这种饭局,林幼清不是中心人物,用不着过多发言,偶尔附和一句便行。她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听校长李德介绍洪乡小学的情况。

    “我们小学一共就216个人,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基本都出去打工了,有时候一年到头都回不了一趟家。”

    李德表情凝重,“学校有五个老师,都很年轻。”

    为了建设家乡,帮助更多孩子能走出大山,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里的高薪岗位,回乡挑起沉重的教育大梁。

    村里人普遍文化水平低,很多人初中就辍学打工挣钱,早早结婚生子,不重视孩子的学习,进而导致孩子又走上他们的老路。

    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

    李德给学生们既当爹又当妈,时不时还要家访,劝说那些让孩子辍学打工的家长继续供孩子读书。

    可谓是操碎了心。

    不过是三十多岁的年纪,如今却有了不少白发。

    作为过来人,加上接受过高等教育,他深刻认识到,乡村儿童的心田有多么干枯。但是村里的教育资源实在太差,老师们既当语文老师又当数学老师,连美术老师都没有,更别提心理老师。

    对李德而言,眼前林幼清她们的出现就像甘霖,纵使只是短暂的降临,多少能滋养那些孩子的心灵。

    他端起酒杯,语气十分诚恳,“感谢你们的到来,我敬各位一杯。”

    一顿饭下来已经八点半,一行人在李德的带领下来到洪乡小学教师宿舍。

    学校只有两栋三层的教学楼:劝学楼和敬业楼。劝学楼都是教室,敬业楼一楼是教室,二楼是办公室,三楼是教室宿舍。

    两栋教学楼前面是一个小操场,同时也是篮球场。

    学校四周只有几栋自建房,浓稠的暗夜之下,灯光星星点点,看起来寂静又荒凉。

    即便李德提前打扫过宿舍,但环境也称不上好。房间墙皮斑驳,屋里放置着一张单人铁床,木板上铺着一层薄棉花垫。

    没有空调,只有一台小太阳取暖。虽说洪乡位于南方,冬天气温没那么低,但到底在山里,夜晚比较湿冷。

    林幼清带了两床棉被,一层垫,一床盖。小太阳一开,寒气被驱散不少。

    “笃笃笃”。

    木门被人敲响,林幼清放下手里的衣物走过去把门打开,一阵寒意迎面而来。

    纪承风手里拎着一个老式保温壶,“我刚接的热水,你要吗?”

    热水房在一楼,刚想喊其他人下楼接热水,没想到打瞌睡就来枕头。

    她眼睛一亮,“要。”

    散发腾腾热气的温水从壶里倒入她的保温杯中,倒满后,纪承风将塞子塞入壶口,“保温壶放你这里吧。”

    林幼清怔住,“你不要?”

    他淡淡瞥了那个小巧的粉紫色保温杯,“我的保温杯容量是1升,够今晚喝的了。”

    她抿抿唇,“那我给王老师她们送点热水,这么多我也喝不完。”

    却被纪承风阻止,“他们有,我们是一起去接的水。”

    回绝了村长的邀请,纪承风也在学校宿舍住了下来,就在她隔壁的房间。顿了顿,他说:“有事喊我,早点休息。”

    把门落锁后,林幼清打开保温杯,试探性地喝了口水。水温正好,从喉咙流入腹中,身子一下就暖和起来。

    她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