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广州十三行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大清陶瓷商》
一个月后,苏家窑里的瓷器堆积如山。
顾风年看着眼前这堆瓷器,与站在一旁的苏无问道:“苏小姐,这些外销瓷器不能再生产下去了,要不然投下去的人力物力都要亏损。得先想个办法把它们卖出去了再说。”
苏无问道:“东印度公司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毫无动静。东印度公司是铁了心不要跟我们做生意了。王济德加大了从王汉那边收购瓷器的力度,现在王汉那头可真是财源滚滚来。”
“王济德是不是非要我卖一些郎窑红釉的瓷器给他不可?”
“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把郎窑红釉卖给他的。”
“不错,郎窑红釉乃大清国色,怎能随意卖给西洋人士?”
“苏小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从我大清出口到海外的东西,虽然大多是由东印度公司运输的,可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东西走的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船只。顾主管,我需要你帮我个忙,看看还有谁在做海上运输,看来,我们要换一个合作对象了,这件事情做得越快越好。”
“苏小姐放心。”
顾风年消息打听得很快。
这一日,在苏无问的书房之中,顾风年站在一侧:“苏小姐,我打听到个消息。”
“你说。”
“大约三十年前,广东省成立了广州十三行,官府选中了一批商人,让他们从事外贸生意,和外商进行交易,并且还代表海关征缴关税。经广州十三行流出去的货物都是从珠江码头走的,而且十三行做起生意来,价格统一、不掺假货、不欺诈、信誉极佳。”
苏无问迟疑了一下,追问道:“顾主管,你的意思是广州十三行就跟东印度公司一样,也在负责采购货物,然后由他们的船只运输到海外再进行销售?”
顾风年道:“不是,东印度公司是洋人开办的,广州十三行基本上都是汉人,他们没有船只,并不运输货物。十三行与东印度公司之间的区别在于,东印度公司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公司,由十四家小公司合并而成,拥有一支管理有素而且数量庞大的运输队伍,但十三行却并非如此。十三行是一个商会,西洋除了东印度公司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大大小小的商人,这些商人自己有货船,也在向我大清采购货物,其中很多都与十三行保持着联系,并且直接向十三行购买货物。”
苏无问又道:“那十三行的货物又是从哪来的?他们是从国内商人手中买来的吗?总不会是自己生产的吧?”
“十三行手中的货物都是向国内商人购买的,然后又经十三行之手售卖给外国商人。苏小姐,只要我们更能跟十三行达成合作,把我们的瓷器提供给十三行,剩下的事情就不必我们操心了。”
苏无问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东印度公司和十三行之间的区别,大概就像批发和零售。东印度公司单次的采购数量大,而十三行那边单次采购的数量比较小,外贸对象也较为零散。”
顾风年道:“不错,但是有十三行在,这些对我们便也没有多少影响,我们不需要单独去跟不同的外国商人打交道,只需把货物交给十三行,剩下事情十三行会处理。也就是说,我们批发卖给十三行,然后再由十三行以较为零散的方式卖给外国商人。”
“顾主管,十三行的销量怎么样?对瓷器的采购量是不是没有东印度公司数目庞大?”
“这个我也不清楚,但是东印度公司是世界第一的外贸公司,十三行那边的出口量应该不可能有东印度公司那么大。”
“顾主管,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商人也在做对外贸易?”
顾风年道:“有倒是有,但都没有十三行生意做得大。十三行是我大清目前在对外贸易方面做得最大的。”
苏无问抬眸看向了他:“顾主管,你能不能再帮我一个忙?”
顾风年被她瞧得略有些羞涩:“苏小姐,请说。”
“我想三日之后便动身去一趟广州,你能不能陪我一块儿去?咱们俩会一会十三行行长,跟他谈谈生意。 ”
“苏小姐开口了,顾某岂敢不从。”
广州,阳光猛烈。
苏无问和顾风年穿着羊毛衫来到了广州,发现这边的人穿着背心和拖鞋,有的人手里还拿把扇子。
苏无问抹了一把额上汗水,好像真是有点热。
再一转头看顾风年,见他鬓角全是汗水。
“顾主管,你不热吗?”
顾风年温温柔柔道“热。”
苏无问道:“热你为什么穿这么多呢?”
顾风年张口结舌,不知道该怎么说,苏无问偷偷一乐,大摇大摆往前走了,顾风年赶忙跟了上去,这才想起来,他方才真应该说‘难道你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