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三易其稿,终流传于世。(求订阅)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笑容。

    一众学子听到这里,也是微微一笑。

    听着江宁讲解的李寄,众人眼里,似乎又看到了另一位徐霞客。

    是的。

    徐霞客的精神实在是太感染人了。

    同样,他也感染到了他的儿子李寄。

    哪怕李寄知道自己是私生子。

    “多年的游历生涯使得李寄对父亲的崇拜中又多了深深的敬意。想起父亲耗费大半生心血著成的巨著毁于战火时,他心痛不已。于是,他立志要在自己死前将父亲的游记重新搜寻整理成书,让它传于后世,以慰老父在天之灵。

    当时的《徐霞客游记》经过多次毁损,已面目全非。没有母本,修订工作根本无法进行,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于是,李寄四处奔走打听各个抄本的下落。得知父亲的手稿因战乱流失于宜兴一位叫曹骏甫的庠生手中时,已经65岁的李寄兴冲冲拄着杖专程去求取。当曹骏甫告诉他,这部抄本18年前已辗转到宜兴史夏隆处时,他又去马不停蹄去拜访已经73岁的史夏隆。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史夏隆家里,李寄终于见到了那部梦寐以求的抄本。他如获珍宝,将其买下连夜背回江阴由里山,悉心整理编撰。然而这个过程同样艰辛又曲折……在整理的过程中,李寄发现史夏隆抄本中存在很多人为篡改的地方,而且涂抹严重,字迹难辨。于是他一张张一页页地对照,把篡改的地方一一改正。实在看不清,他就把稿子对着太阳照,以便看清里面被墨汁涂掉的字迹,再把它恢复过来。而他多年的出游经历,此时也派上了用场。

    在幽静的山居庵秀峰阁内,李寄将宜兴所得抄本和自己手头几种抄本互相对照,并结合平时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其加以校勘、补充。终于,在历经五年的艰辛之后,李寄辑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徐霞客游记》,人们称其“李介立抄本”,介立就是李寄的字。而这个版本是后世所有《徐霞客游记》版本的母本,因此又被称为“诸本之祖”。也正是因为这一个版本,我们的《徐霞客游记》这才流传了下来。”

    一口气。

    江宁讲完了《徐霞客游记》流传史。

    只是众人虽然欣慰《徐霞客游记》能够传承下来。

    但今天的课程,却是讲的李时珍。

    但。

    对于大家来说。

    李时珍似乎并没有《徐霞客游记》这么好运。

    《本草纲目》就要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当中。

    “徐霞客要不是没有这个私生子,恐怕徐霞客游记我们也见不到。”

    “是啊,有一些讽刺的是,当时李寄明明想回到徐家,但却被拒绝。”

    “这个怎么说呢,毕竟是私生子,而且徐家当时也是富商,正房一般也不会允许这样的私生子回来。”

    不少人喃喃自语。

    可是。

    越是这么说。

    众人越是可惜《本草纲目》的失传。

    “江宁老师,难道本草纲目就此失传了吗?”

    一众学子,仍是有一些不甘心的问道。

    “我可没说。”

    “啊……”

    众人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江宁老师,原来您刚才一直都在忽悠我们啊。”

    这一说。

    众人恍然大悟。

    如果真就失传了。

    那讲李时珍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没有这么一部伟大的书籍,恐怕李时珍也会默默无闻吧。

    “江宁老师,不带这样上课的。”

    “是啊,江宁老师,刚才您这一说,搞得我们都要哭了。”

    “江宁老师,您现在可是在大学讲课,要严肃一点。”

    众人哭笑不得。

    江宁摊了摊手,说道:“其实呢,我也没有忽悠大家。之前说的这一些,我只是想告诉各位同学。一部书籍要想传承下来,他有多么的困难。徐霞客游记能够流传下来,都是经历如此的复杂。更不用说,比之徐霞客游记更为复杂的作品,他要想传下来,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对于一众能够经历几百上千年传承下来的经典,我们一定得善待。”

    这也是江宁为什么要讲“李寄”的原因。

    这同样也是江宁所讲第三集课的原因之一。

    ……

    “我们继续回到李时珍,回到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万字,还有几千幅本草图片。他对于印刷,出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时本土最大的书商考虑到经济价值,拒绝了本草纲目的出版。但是,李时珍并没有灰心,一直都在不断的想办法。”

    “这个时候,李时珍儿子提醒说道,父亲,这一些书商之所以不愿意出版,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出版这样的一部巨作耗资巨大,收不回成本。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如请一位名人给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