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听听小师兄讲博物馆发展史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各地的博物馆也都在发展,而且,这一时期,博物馆专业化的发展趋向于逐渐明显,考古的、艺术的、自然历史的、科学的、教育的等各种博物馆都建立起来。

    随着苏亦的讲述,同学们的疑惑就越来越大了,“为什么西方的博物馆事业可以发展那么蓬勃?他们哪里来那么多藏品啊?”

    苏亦解释,“藏品来自于全球各地,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西方列强开始加紧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掠夺。这些国家开始向古文明发达的地区派出一个又一个考古队,搜集了大量古代雕刻、楔形文字泥板、古代文书和木乃伊等珍贵历史文物;他们向全世界发出的探险队开始搜集各种珍贵的历史科学标本。这些文物标本大大充实了欧美许多博物馆的藏品,却使亚非拉各国人民失去了许多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瑰宝。与此同时,武力掠夺的也更加变本加厉,咱们中国,深受其害。近代史部分,我就不赘述了,大家想了解这部分历史的话,可以到旁边的革命博物馆展厅。从1840年到1949年咱们国家的历史,都有详尽的文物陈列。”

    历史博物馆,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里面所展示的每件文物都是沉甸甸的历史,文物不会说话,假如文物真的会说话,他们应该说什么,说的都是设计者想要跟公众说的话。

    苏亦的讲述,除了跟大家讲述博物馆陈列有的东西,还要讲述陈列没有东西。

    他眼前这批学生,已经有着完整的人生观跟价值观,不需要他继续给他们灌输爱国主义精神了。

    他只需要讲述历史基本事件就可以。

    他上面讲述的东西也不复杂,但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听起来也津津有味。

    因为,相当于苏亦跟他们梳理了一遍世界博物馆发展史。

    苏亦就是在讲课,没有那么多故事性以及趣味性的东西。

    不过光讲国外的博物馆,对于大家来说,有点远。

    苏亦加速结束这部分,开始讲述国内的博物馆。

    之前他讲述了曲阜孔庙,但孔庙并不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则是——南通博物苑。

    它是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这是中国博物馆史上里程碑事件,没法绕开,只要在国内,想要研究博物馆学,就势必会提及南通博物苑。

    说到这里,苏亦顿了顿,“张謇是谁,就不用我说了吧?”

    张謇啊,文博专业重要考点,年年考,年年有人不会。

    北大的学生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围观的观众又不干了。

    这位北大的老师啥都好,就是讲课有点跳跃。

    不少游客都在吐槽。

    不过坚持到现在还没有离场的参观者,应该不算历史小白,不然,刚才苏亦讲述的内容,也没那么容易懂。

    或者说,对这些不感兴趣的人,很难坚持那么长时间听讲。

    不过既然有人对张謇没那么了解,苏亦就简单提及,反正就是一个名词解释的量。

    张謇,清末明初的实业家,1896年,他才家乡南通创办的大生防纱厂,是我国近代纺织史上最早的一家规模较大的工厂。他一生创办二十多家企业,三百多家学校,属于实至名归的实业家,教育家,恩,后面还可以添加一个ZZ家的后缀。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190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院。

    “为什么特意提及这所学校呢?哪是因为1903年,张謇曾去日本考察,参观了日本的博物馆和博物馆,深受启发。前面,咱们说过,日本是亚洲最早建立博物馆的国家,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全方面西化,在这点上,确实超越了国内。说回张謇,他回国以后就开始呼吁清政府建立国家博物馆,结果,清政府根本就不搭理他。”

    “清政府不搭理自己,张謇就自己干。于是,在南通师范学校以西,购买民房29家,迁移荒冢三千余座,平土筑垣,兴建了包括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的博物苑。然后,他就开始全国各地搜集中外动植物矿物标本,乡里金石文物,先贤遗物,并亲自制图设计陈列框架,历十年辛苦经营,终于初具规模、藏品达两千九百多号,计两万多件,分为自然、历史、美术等部。”

    “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之先,对中国的博物馆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话虽如此,但一开始,张謇建立南通博物苑也不是为了让公众欣赏的,他更多是为了方便教学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南通师范学校师生的教学需求。这个方面,我就不继续展开了。”

    “等我有时间了,写一些关于博物馆方面的文章,系统梳理一下,中外博物馆的发展史,对比一下中外博物馆之差异,以及我国博物馆近代博物馆发展现状,甚至,还可以专门写一篇关于高校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