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我说未名湖下有文物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字2元—7元,同时恢复了印数稿酬。此后的十多年间,付酬方式是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制。

    这就是黄金时代的稿费薪资了。

    一不小心火了,就可以在北京混到几套四合院了。

    想想都让人有点小心动。

    不过这些事情,先放一边。

    还没学到屠龙术呢,就天天想着当斩龙人。

    不合适。

    还是老老实实,先跟赵先生学照相术吧。

    考古教研室的大本营就是在文史楼,赵先生的工作室也在文史楼。

    而且,他的工作室还是一个洞天福地。

    是由文史楼原来的厕所改成他照相工作室的暗室。

    苏亦对暗室还蛮感兴趣的,因为,这是他前世,基本上没机会接触的东西,因此,上了一些赵先生的考古摄影课以后,他就经常去。

    反正,赵先生对他不陌生。

    之前在课堂上,他熟练的掌握相机的使用方法,让赵先生对他极为印象深刻,一看,就是有过相机的使用经验。

    再加上,赵先生知道他父母都是广美的老师,两人可以聊的东西就比较多了。

    比如说什么是光感,什么是构图,这些东西,根本就不需要赵先生过多解释,苏亦一点就通,就算不点也通,这些东西已经融入他的骨子里面的东西。

    有了这样的基础,具体到拍照层面就容易得多了。

    整个北大,都知道赵先生的技术非常好。

    当然,这个好,也不是一开始就好的,赵先生也不断的摸索,不断地发展,他本来只懂一般的照相,后来他真成了一个照相专家了。

    他懂照相机,冲洗的技术也懂。当时在50年代的时候,在外国彩色照片比较多了,中国压根没有,市场上没有彩色胶卷,也没有人会冲。但是他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彩色胶卷,就开始照,照出来的效果跟现在大不一样,效果不好。

    效果不好,就继续摸索。

    这玩意,可没有啥教程,都是前辈一点一点的模式出来的经验,因此,在这个方面,赵先生就是先驱。

    他在暗室里面自己琢磨,自己冲洗,甚至照相机坏了他都能修理,这就非常牛了。

    这哪里还是一个摄影师啊,完全就是一个相机匠人。

    就算是苏亦,也觉得赵先生非常了不起。

    这也让,赵先生名声在外。

    在国内考古文物系统,赵先生可以说是摄影权威了。

    不仅北大考古专业有事找赵先生拍照,其他单位有事,也喜欢找赵先生。

    五十年代,张正烺先生还在历史所任职。为配合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中国古代历史图谱》的编写作为国家三个大型的科研项目之一(另外两个大型项目是《中国史稿》和由郭沫若先生主编、胡厚宣先生任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全部编写工作一直由张政烺先生负责领导。

    当时,这项任务难度之大。

    因为当时的历史所,一无文物,二无图片,三无照相专业人员,四无拍摄文物的照像器材。

    就这样情况之下,《图谱》项目就上马了。

    当时,张先生跟北大历史系和考古所协商,借调赵思训、姜言忠两位摄影师参与其中。

    姜言忠是谁?

    他是考古所技术室的摄影师,当年参加定陵发掘全过程,在当初考古队勘察明十三陵的过程之中,全程由姜言忠先生跟拍,对方可以说是国内考古摄影方面的权威了。

    赵先生能够参加这个项目,本身就说明赵先生的能力。

    《图谱》项目最开始,张政烺先生就带领着赵先生他们去历史博物馆拍摄照片。

    其实,当时历史博物馆、定陵博物馆都派来了从事文物拍照的专业人员,他们都带来了当时德国最好的专业照相机(名叫“林哈夫”),还有全套灯光设备、进口胶卷、胶片,冲印胶片全用的暗室。

    因此,苏亦过来这边厮混的时候,赵先生常常感慨,还是历博的暗室条件好。

    当然,这也是感慨而已,真要把他抽调过去历博,估计赵先生都不乐意。

    作为国家级的《图谱》项目,其实,历尽波折,从五十年代立项,一直到2005年才正式出版,历经60年,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把这书给出版了。

    可,这书第三次立项的时候,一开始都没有什么出版社愿意出版,因为,这玩意就是亏钱。

    这书出版以后定价多少呢?

    普通版,一套书七千多块,精装版一套书九千多块,就算如此,这书还是亏本。

    为啥呢?

    因为没什么人买啊。

    就算是大学图书馆,也没有多少家舍得买这一套书。

    但这一套书,重要吗?

    当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