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当夏日的树上不再有蝉鸣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这个没有时间,说没时间也真没时间,说有时间其实也是有时间。

    就看什么事,但苏亦这段时间挺忙的。

    不说后面还要整理燕园文物史料,就连之前答应要给黎新叶手绘千与千寻漫画版,都没有时间更新。

    主要是这段时间,都放在刷书单上,之前,列的书太多了,各种各样的都有。

    他上个月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课堂上,课后刷书的时间就相对少了很多,现在课堂相应减少,清空书单的事情就迫在眉睫。

    其他人就不说了。

    前段时间一直在读陈寅恪先生的书,这段时间要补一下陈垣先生的书,不然,下一次在刘乃和先生的课堂上,被对方抽起来回答问题,却答不上来,就尴尬了。

    尤其是陈垣先生的《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涉及到的古籍,有空也要多翻一翻,不然,看相关的文章,总是一知半解,太费神。

    就算重回北大读研,他的研一生活也跟前世差不多,都是这种苦行僧似的翻书生活。

    前世是跨考,需要补充大量的基础知识,这一次,是跨方向,也需要补充大量的基础知识。

    尤其是佛教典籍方面,他前世,大部分都没有读过,每一本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做的笔记特别多。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对于他来说,就是一本佛典导读。

    这书不是佛教史,而是从史学视角研究佛教史,属于目录学的范畴,合适初学者。跟宿白先生的《汉文佛籍目录》一个类型。

    这书在开篇《缘起》部分,有一段原文是这样说:“中国佛教史籍,恒与列朝史事有关,不参稽而旁考之,则每有窒碍难通之史跡。此论即将六朝以来史学必需参考之佛教史籍,分类述其大意,以为史学研究之助,非敢言佛教史也。”

    这句话被多人引用,也算是这本书所表述的核心之一了。

    这句话啥意思?

    大概意思就是,中国佛教史籍大部分都跟历朝历代的史料有关,如果不对照查考而从其他方面来考证,那肯定有很多读不通的地方,所以,这本书就将六朝以来的史学必读佛教史籍分类论述它的大致意思,以帮助史学的研究,而不是说佛教史。

    再简单一点,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这本书它就不是佛教史,而是讲如何用佛教史籍去研究史学的书。

    例如,他指出据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可考前凉张氏始终用晋年号,“不独始称西晋憨帝建兴年号,其末仍用东晋简文帝咸安年号”。

    又如,他指出据梁释慧皎《高僧传》,可考《世说新语》所关涉的晋僧。《世说新语》中涉及晋僧几二十人,此二十人中,见于《晋书·艺术传》者仅佛冬澄一人,然一之九皆见《高僧传》。”

    陈先生此书选取关涉史学研究的佛教典籍数十种逐一作一解题,对于想要从佛典角度去论证史学的同学来说,还是很有用的。当然,不过要是想学佛学,这书没啥用。

    它不属于哲学系宗教学佛学范畴的东西,它不讲佛教理论佛教思想,也不属于佛经。

    要想在这里找佛经,那肯定是找错地方了。

    苏亦也不学佛学,他根子还是在史学这边,确切的来说就是在佛教考古这边。

    他读书,只求懂,不去做考证史学之用,因此,这本书对于他来说够用了。

    陈垣先生上面的话提及到一个关键的时间点,那就是六朝。

    六朝是哪个朝代?

    它不是哪个朝代,它就是六个朝代的总称,一般讲的是六朝(222年–589年),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或称东吴、三国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或称萧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

    别以为上面这段话多余,实则不然,很多人都不知道六朝讲得是个啥。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南北朝历史太过于陌生。

    偏偏北大诸多师长都对魏晋南北史比较偏爱,就连宿白先生都专门开一门魏晋南北朝考古。

    读书是要做笔记的。

    这书作为目录导读,是要读书的。

    比如卷一《出三藏记集》《历代三宝记》《开元释教录》跟卷二《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跟卷三《弘明集》《广弘明集》,这八本书都是最基础的入门书,这八本书要是读不懂,后面的书也不需要去读了。

    或者说,陈垣先生的《中国佛教史籍概论》要是读不懂的话,其他佛典也不用去读了,因为没啥作用。

    想要读懂这书,对于普通人来说,多少有些吃力,因为全书都是用文言文来写成,虽然不难,但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也读不来。毕竟没受过专门的训练,大家的古文功底也就那样,就算整本书的古文不晦涩难懂,但也要有一定的古文素养。

    要是学历史的人,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