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孙监国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朱允炆身着赤色金织蟠龙服,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之下,慢慢地走向了那张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

    然而他终究只是建国的太孙,他很清楚自己现在还没有资格坐上这张龙椅,故而朱允炆停下了脚步,立在陛阶之下。

    “诸位臣工,开始议事吧。”

    对于眼前这个局面而言,朱允炆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因为任亨泰的错误理解,导致满朝文武尽皆认可了他的太孙地位,以致顺理成章地监国理政。

    一旦皇帝陛下驾鹤西去,那他朱允炆便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任天子!

    满朝文武对此亦是感到满意,即便朝中有着不少效忠燕王的臣子,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无可奈何。

    北疆战事起,皇上吐血晕倒,的确需要一位国之储君出来主持大局,稳定人心。

    兵部尚书茹常率先出列,朗声奏道:“太孙殿下,北元尽起三十万铁骑南下,燕王上奏请求粮草补给。”

    闻听此言,群臣开始了低声议论。

    因北方战乱频繁,且连年天灾不断,加之宋朝之后,江南经济逐渐超过北方,故而朝廷时常需要调动漕粮输送到北方。

    大明的漕粮主要征自直隶京师和江南等富庶之地,约占全国漕粮的六成,主要用于北边军饷。

    北疆战事骤起,输送粮草也是应有之举。

    虽然朱允炆极其厌恶他那位四叔,但在这等军国大事上面,他并未做出什么昏庸举动。

    “具体数目是多少?”

    “粮草三十万担,兵器铠甲若干,燕王还请求朝廷派遣十万大军支援布防。”

    听到这个天文数字,朱允炆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燕王争储之心人尽皆知,且麾下有着三十万铁骑,此刻北元来袭,他张口便要三十万担粮草,谁知道他是不是怀着养寇自重的想法?

    朱允炆沉默片刻,自顾自地开口道:“自我大明立国至今,几十年的征战下来,全国各地都是百废待兴,别说从这些地方征收赋税粮食了,每年帮这些地方恢复生产都要花上一大笔金银,国库一直空虚,唯有仰望江南。”

    “可江南虽是富庶之地,但一直也是税赋重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江南百姓早就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燕王一张口便向朝廷要粮三十万担,这让江南子民如何活得下去?朝廷不能为了抵御外诲而强行征粮,那样只会激起民变,反而得不偿失。”

    “告诉燕王,粮草辎重折半。”

    群臣闻言面面相觑,都有些不敢吭声。

    这位太孙殿下前面说了那么一大堆,实则就是为了最后这句话。

    什么宽仁爱民都是假的,傻子都看得出来,他是有意打压那位北疆之王。

    茹常眉头一皱,捋着胡子出言道:“太孙殿下,此次北元来势汹汹,定然是一场恶战,若是粮草辎重折半,那……”

    “行了,暂且就这么定了,日后再根据战局而定,诸位议一议朝廷援军的大将人选吧。”

    朱允炆摆了摆手,径直打锻炼了茹常继续出言。

    后者见状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回到自己位置上面。

    太孙有意打压燕王,这是可以理解之举,毕竟燕王拥兵自重,连皇上都对他心生忌惮,更别提这位初次监国的太孙殿下了。

    打压燕王放在什么时候都行,可唯独不能是现在。

    北元厉兵秣马了这么多年,早就恢复了元气,而今大军兴兵南下,大有一副扫境而来的架势。

    这是一场决定大明与北元两国命运的国运之战,任何一方战败,都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百年发展。

    可监国太孙却在这件事情上面犯了糊涂,还不惜假借“宽仁爱民”的名头,真是令人忧虑。

    一些老狐狸暗自摇了摇头,对这位太孙不抱太大希望。

    有些小聪明可以,但不能把小聪明放在军国大事上面,那样只会误国殃民!

    眼见无人吭声,太孙面色涨红,黄子澄立马跳了出来,含笑出言道:“老臣以为,凉国公是此次出征北元的最佳人选!”

    凉国公?

    蓝玉?

    他竟然举荐蓝玉?

    这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一众朝臣听了这话顿时就骚动了起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就连朱允炆本人都一脸懵逼,有些不太明白自家先生的想法。

    因为皇上的猜疑忌惮,蓝玉早就被解除了一切职务,交出了兵权赋闲在家。

    黄子澄却在此刻举荐蓝玉出征北元,让他重新掌兵,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黄子澄,只见他捋着山羊胡子继续解释道:“凉国公乃是我大明开国名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南征北战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他率朝廷援军驰援燕王,定能一战击溃北元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