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红线协定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再加上土耳其公司的股权,英国人自然也就把握了中东的大部分石油。

    

    但是,欧战的到来打乱了这1切,在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为了支付购买军械和战列舰的贷款,向中国抵押了诸多权利,让中国得以插手中东的石油战场。

    

    而欧战之后,德国和奥斯曼两个帝国轰然倒下,战胜国法国的势力进入中东,并夺取了1些原本给予德国的权利。

    

    除此之外,实力剧增的美国也十分渴望在中东占有理想的席位。

    

    中东格局的洗牌也就在所难免了,而英国人自然是很不情愿接受中美入局的,在1920年的《圣雷莫协定》中,英国把土耳其石油公司原属德国的股权划给了法国公司,同时否认中国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条约,试图完全把中美两国拒之门外。

    

    这样的做法当然会招来中美两国的极大不满,中美自然也报以强硬的态度,坚决的要求参与中东的石油开采,双方从此针锋相对,并自1921年开始了长达6年的艰苦谈判。

    

    当然,光是口头谈判还是不够的,武力威慑也是必需的。

    

    1921年,美国海军开始了英美海军对峙,在此过程中,美国海军主力舰云集大西洋及相关地区,中国海军主力舰也频频现身印度洋。

    

    皇家海军也被这些对峙搞得头昏脑胀。

    

    与此同时,美国7家石油公司组成的联合体邀请古尔本基安出面与英-波公司调解,美国和中国政府也向英国政府施压。

    

    时任殖民部大臣的丘吉尔致信外交大臣寇松:“只要美国人和中国人被排斥在伊拉克的石油开发之外,我们在中东将会永无宁日”

    

    随后寇松宣布:英国准备放弃《圣雷莫协定》。

    

    而中美两国也投桃报李,停止了海军的相关活动,结束了海军的对峙,双方又开始了艰难的谈判。

    

    尽管双方的谈判极为艰难,但双方的合作却早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中美英荷4国早在1923年便已经组建了联合勘测队,对当地的石油进行了勘测。

    

    来自左念微的关于著名的基尔库克大油田的1些情报也被送到了中国勘测队员的手中,使得这座大油田被提前发现。

    

    基尔库克大油田位于苏美尔附近,油田储量惊人,单井每日的原油产量高达95万桶,在勘测发掘过程中还出现了火山爆发般的石油井喷,并整整持续了8日。

    

    大油田的出现也缓和谈判的局面,在勘测过程中出力甚多的中美两国也在谈判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1927年3月,各方在比利时的奥斯廷签订条约,即《红线协定》,取代了原有的《圣雷莫协定》。

    

    根据这份协定,原土耳其石油公司被改为伊拉克石油公司,除了给予古尔本基安的百分之5的股权,其余股份被均分给了盎格鲁-波斯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法国石油公司、美国石油企业同盟和中华石油集团,每家各分到19的股权。

    

    而《红线协定》的“红线”也在会议的最后划定,包含埃及以东,波斯以西,除了科威特之外的全部海湾国家。

    

    《红线协定》的签署没有在全球掀起太大的风浪,它本身是欧战后利益分配的1部分,各国的重心都是消化战后获取的资源,而非争强斗胜。

    

    小规模的势力范围的摩擦固然不可避免,但终究没有演化成太糟糕的情况:

    

    英法等国相处已久,对于殖民地和势力范围都有着相同的见解,战后更是在中美德等国的压力下走到了1起,百年冤家化伉俪;

    

    中英两国势力范围自东至西1路隔着大海、缅甸密林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土库曼斯坦苏维埃,虽然总是会有1些分离分裂势力的活动,但英国也不敢玩的太过火,双方1直保持着平衡。

    

    在相对和平与乐观的大环境下,却还是掩藏着大危机与大机遇。

    

    1927年起,正是各国经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际,除了法国外,各国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工农业大跨步发展,而金融行业也有了1定的进步。

    

    在这种大环境下,想要做1点看起来逆时代的事情,非有大毅力大威望者不可。

    

    因此,在修整5年后,已是年近古稀的左念微再度参选总统,亲自为大危机做准备。

    

    1般人没有那个威望和能力将国会政府军队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