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心系灾区,五星集团行动起来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亚视新闻的镜头中,

    不断切换灾区各种受灾的镜头画面,

    有牛羊被冲走…

    有堤坝被冲溃…

    有化为一片黄色汪洋的村庄…

    一个个在屋顶、在树上的灾民…

    一个个帐篷,各种生病的病人,以及忙碌的医护人员…

    军民同心,扛着麻袋浴血奋战…

    主持人的身影,随着这些镜头传出:

    “安省受灾人口已超过48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近70,因灾不幸遇难的有267人。”

    “广袤的田野上,430多万公顷的农作物被洪水吞噬,倒塌房屋150万多间,损坏230万多间…”

    “而在苏省,同样的情况令人揪心,4200多万民众受灾,占全省人口的62,164条宝贵生命逝去,300万公顷的农田受灾“

    画面切换至淮河大堤上的临时帐篷区…

    “在这片曾经肥沃的土地上,200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在淮河大堤上搭起了连绵不绝的临时帐篷,他们面临着生活的重重困难。”

    “更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环境恶劣,部分灾民已经出现了肠道疾病和疟疾等传染病,而大量被毁的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也亟待修复。”

    “在此,我们呼吁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此时,

    观塘屋邨,在一间略显拥挤却充满温馨的屋邨小屋里,黄色灯光下,一家四口围坐在一张略显老旧的餐桌旁。

    餐桌上摆放着几碟简单的家常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饭菜香。

    而此时,电视正在播放着亚视新闻。

    华东水灾的画面,展现在了他们面前。

    儿子下意识看向老豆,他没记错的花,30年代末的时候爷爷就是从苏省那边带着老豆过来的。

    陈伯看着电视,眉头紧锁,脸上的愁容显而易见。他小时候就随着逃难潮来到了港岛,虽然家乡的记忆已经模糊,但听到这灾情,心中还是忍不住泛起一阵涟漪。

    “我要拿点钱,去捐…”

    他儿子、女儿、妻子,顿时手一顿。

    儿子小杰一听,瞪大眼睛看着父亲:“老豆,我们…没钱吧?我这个月的零用钱都快花完了!”

    女儿小莉也立刻表示反对:“对啊,我还想着买新款手机呢,哪有钱捐啊!”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不满和撒娇。

    两人接受的是西式教育,可不懂这么多。

    陈伯气得拍桌,力度大得让桌上的碗碟都轻轻跳了起来。

    “你们懂什么!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们虽然穷,但也不是一点钱都没有!”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是被儿女的话气到了。

    小杰梗着脖子,不服气地说:“老豆,那些人又不关我们事,如果是港岛的事,捐了我也认了,他们我们又不认识?”

    小莉也附和着:“就是啊。”

    “屁话!”

    陈伯气得大骂:“做人不能忘本,不要以为你们读几年那些鬼佬的书,就忘了自己流的血是哪里的。”

    陈伯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我不是要捐很多,我捐1000,家里应该还应急得了。”

    小杰和小莉沉默了一会儿:“好吧。”

    夜色渐浓,一家位于尖沙咀食街的宵夜档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这里,是城市夜生活的缩影,也是人们释放压力、交流情感的场所。

    档口前,豉椒炒蛤蜊、蜜汁烤鸡翅、牛肉炒河粉、锅气炒青菜、煲仔饭…一种种热气腾腾的食物,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夜晚的宁静与美食的慰藉。

    而随着电视屏幕上,那肆虐的洪水、无助的眼神、救援人员的艰辛,像一把锋利的刀,轻轻划破了这短暂的欢愉。

    原本热闹的氛围突然变得有些沉重,人们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屏幕。

    “这也太惨了吧?”

    “是啊,看着都心疼。”

    “不知道那些受灾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一个个食客,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同情与不忍。

    “我可以捐点款,帮一帮他们。”

    一个中年男子突然开口,他的声音不大,但引起了周围不少人的共鸣。

    “对,要不我捐点钱…”

    这时候,有人冷哼了一声。

    “捐什么款啊,那些地方的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另外一个人:

    “对,要我,我才不捐。”

    这些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都是中国人,灾区的人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我们不能因为距离远就冷漠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