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孙吴打败曹操,那么孙吴应该取得荆州的统治权。在孙权看来,刘备借的不是南郡,是荆州。】

    【在双方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曹操夺取汉中,刘备怕危及益州,双线作战,于是向孙权何和。同年,孙刘两家定下盟约:双方划湘水为界,江夏属于孙权,刘备把打下来的长沙、桂阳给孙权。刘备则取得南郡、零陵、武陵的统治权。】

    【这就是湘水之盟。可以清楚看到:实际上刘备并没有借整个荆州,而只借了南郡,其余土地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后来湘水之盟,把长沙、桂阳作为利息还给了孙吴。怎么看也是孙吴很赚:刘备借了一部分南郡,最后换了两个郡。】

    【但是孙权依旧固执地认为,刘备借了整个荆州。就连刘备自己也说什么“取凉还荆”这种话。可惜蜀汉的史料很可能被销毁过,我们只能从三国志中吴书的记载来推测所谓的“借荆州”,无法从蜀汉的史书中来相互佐证。】

    【陈寿《三国志》前说蜀汉无史官,“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后自相矛盾“史官言景星见,於是大赦,改年”。可以推测蜀汉的史书被大规模销毁过,有人不愿意蜀汉史料存下来,

    蜀汉史料残缺到何种地步,刘备让张飞协助周瑜攻打南郡之事,是在吴国史书中记载的。

    许多蜀汉官员、皇室根本没有记载。比如刘禅后期的大太监黄皓竟然没有人物传记!

    关羽威震华夏,公认的“万人敌”,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只记载了两场战役!】

    【总之,史书被毁,导致现代无法还原三国的全貌。只能说谁做贼谁心虚!】

    赵云目不转睛盯着天幕上的《三国志》,“当时的成都之乱得有多恐怖,一国史书只留了些残片。”

    “这不是让后代子孙误会我们吗!”张飞像泄了气的皮球,喃喃道,“神仙说错了,历史就是胜利者书写的。”

    诸葛亮宽慰张飞:“翼德何必沮丧,即便是季汉史书残缺,可世人依旧闻刘胜则喜,闻曹胜则哭。”

    【正是这样的执念,还有久攻合肥不成的挽尊,在关羽在襄樊一线作战时,孙权才同意了吕蒙的白衣渡江。抢回荆州,既可以证明孙吴的实力,也能够威慑蜀汉。】

    【可是,孙吴担负历史骂名抢到的荆州对他们而言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西边的益州天险,进不了;北边合肥被张辽固收,十万大军打不过八百守军。】

    【湘水之盟是共赢,那么白衣渡江就是同输,孙刘都败得一塌涂地!有心气的蜀汉被困死在益州,根本出不去,只有主动出击,他们只能祈求天佑大汉,能有一线生机。向东打,没有意义,江东水军强大,更何况刘备死后孙刘再次联合,蜀汉可没有背刺盟友的劣根性。所以只能北伐。】

    【孙吴这边,杀了关羽向曹操请功,更是让人不耻。背刺盟友不说,还杀人大将。从战略意义来看,活着的关羽比死了的关羽更有用:既牵制了刘备,又能给曹操卖好。

    要知道关羽可是曹老板的女神!曹老板疑心病那么重的人,对忠义刚直之士极度喜爱。多疑的人不相信身边任何人,但关羽是谁,过五关斩六将也要去找没权没势老大哥的人,给曹操的安全感简直爆棚好吗。】

    【果然,东吴送去关羽人头并没有讨着好,曹操将关羽以诸侯之礼风光安葬,还用金丝楠木给关羽雕刻身体,墓碑上书:汉寿亭侯。关羽和刘备奋战一生的理想正是光复汉室,以大汉侯爵下葬,还葬在汉天子所在的许都,或许也是关羽死后唯一的慰藉了。】

    “女神?”曹操备受惊吓,他可不是西汉那群刘家天子男女通吃!

    “神仙文采太差,不会比喻可以不比喻!”

    【而后,曹操去世,汉献帝禅位曹丕,曹丕转头就册封孙权为大魏吴王,把江东上下玩了个团团转。】

    【当诏书送至江东,就连投降派张昭等人都大怒,涕泣横流。因为曹老板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事都打着大汉的旗号,合理合法。

    江东士族认为自己投降大汉,归顺中央,完全没有负罪感,反而相当自豪。虽然自立,但好歹脸面保住了。结果不到一年曹丕篡位,给他们封了个大魏吴王,还让江东为大魏屏藩,镇守东南。祖宗十八代的老脸都丢了个干干净净。】

    【曹老板眼光毒辣,当初对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生子当如孙仲谋”,完全没把孙权放在眼里。】

    “大魏吴王?!”张飞难以自抑,一口酒喷到了赵云衣袖上,“果然是江东小儿,”

    刘备嗤笑不已,“我当年弃新野、败当阳,走夏口,就是膝盖太硬,对曹贼跪不下去。谁能想到孙仲谋如此不堪。”

    他一时兴起,又忘记了殿内还有东吴使臣。

    【荆州好歹让孙权战绩不为0,但是孙权的一生之痛还是合肥,一生之敌无疑是张辽。】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向合肥进发,立志攻取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