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么!”李隆基此生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不会发生像唐隆政变、玄武门之变这种政变,执政后将最大的经历都放在了防患宫廷政变上。如今太子听话,宰相听话,边将也听话,虽然从天音口中得知最后是边将作乱,但他从未想过是自己的帝王之术造成了安史之乱。

    他认为不过是安禄山权势过大,拥兵自重,不服朝廷,想要过一过当皇帝的瘾。而且朝廷内有杨国忠要想扳倒安禄山,太子对安禄山恨之入骨,所以安禄山会反。

    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帝王之术吗?

    【后世认为,玄宗朝的祸端和大唐由盛转衰是从张九龄罢相开始的,实际上也是从李隆基不再关心民间疾苦开始的。】

    【张九龄德才兼备,有识人之能。但随着李隆基的倦怠和享乐苗头的发芽,张九龄这样兢兢业业的宰相不再符合李隆基的需要了。当然,李隆基为了民心和美名这些都能接受,唯独一件事他无法忍耐。】

    【太子之事!】

    【张九龄明确站在了先太子李瑛身后!这才是直接导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位的根本原因!】

    【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已经五十四岁了,年老的君王与年轻的储君,这样的组合,肯定要出事。当然也有例外。】

    【从李隆基登基开始,就吸取前代和自己的上位经验,不断压缩皇子的政治空间,时刻对儿子们进行政治监视,皇太子尤甚!在玄宗朝的皇子们无疑是痛苦的,十几个兄弟挤在十王所,就连皇太子也无法住进代表储君的东宫。就连女性,李隆基也采用了许多手段压制她们,典型的长孙皇后式人物王皇后,被废就是代价!】

    【李瑛身居储君之位二十年,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以太子即未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团体,毕竟没有人能拒绝从龙之功的诱惑。李隆基从内心恐惧年轻的太子,于是借宠妃之手,除掉太子。】

    【李隆基真的昏聩吗?非也,他是太聪明了!】

    【武惠妃向李隆基哭诉,说太子、鄂王、光王谋害自己,李隆基大怒,问张九龄怎么办,张九龄说太子和两位亲王都贤良,废太子是动摇国本,并引经据典引用晋献公、汉武帝、隋文帝等人的例子表示反驳。张九龄在一天,他就会保护太子一天!】

    【这时,深谙帝王心事的李林甫来了。跟李治要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时的李绩一样,他们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于是李隆基把三个儿子贬为庶人,但立即追加诏令:废人李瑛、李瑶、李琚赐死。史书记载‘天下冤之’】

    【一日杀三子!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嬴政皱着眉头听到此处,觉得后世真是荒唐!虎毒不食子,竟然一日之间连杀三子!哪里配当父亲呢?自己二十几个儿子虽然不成器,但自己也让他们活得像个公子王孙。

    自己虽然总骂扶苏,但他是未来的皇帝!身为帝王却仁弱,将来自己死了,他又该怎么办?

    【李治废王皇后的失败者是长孙无忌,李隆基杀儿子的失败者是张九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结局:一个被冤死黔州,一个冤死荆州。从此,李隆基得到了完全听话的宰相。】

    玄武门前的长孙无忌,“?”

    他掺和未来的皇帝外甥立皇后了!然后还被贬黔州,最后惨兮兮死在黔州!长孙无忌看向秦王,神色见的意思很明显:妹夫,我没有做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吧?

    李世民不自然地摸了摸鼻子,他什么也不知道啊!他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最后长孙无忌只能顶着众人同情质疑的眼光继续看天幕。

    第16章 第 16 章

    【李隆基要的是一个能帮自己干脏活累活,能迎合自己喜好的‘盛世宰相’,李林甫成了玄宗朝执政时间最长的宰相,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办事能力很强,尤其善于揣测人心,就连安禄山见到他都瑟瑟发抖,生怕说错话。在这个时候,朝堂前有李林甫后有杨国忠,东北边疆有安禄山,西北边疆有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等,他们相互牵制,相互打压,但谁也制服不了谁。】

    【李林甫打压政敌,开始重用蕃将,也满足了李隆基对开疆拓土的欲望;搞出‘野无贤遗’的事,从此朝堂之中遍布的都是李林甫的人,李林甫是李隆基的人,所以李隆基通过控制李林甫实现对朝廷的把持。李隆基想要什么想做什么,都不再费心费力,欲望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但是李林甫已经不能满足李隆基的需要了,李隆基需要钱财,有了钱财才能收买李唐宗室,才能去开疆拓土。于是,杨国忠进入了李隆基的视线。可以说杨国忠的崛起源自于他本人的敛财能力,跟杨玉环关系不大。】

    【史书说李林甫‘养成天下之乱’,杨国忠‘终成其乱’。】

    【李隆基也是相当凉薄,李林甫给他干了十六年脏活,为了给杨国忠政治威信,他命人劈开李林甫的棺木,剥下象征荣宠的紫金朝服和口中珠玉,再以庶人之礼下葬。以至于被李林甫陷害的人都在说‘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