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革命新阶段,西安事变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穿过大草地之后,红军的干粮早已消耗殆尽,后续途经地区又多是贫瘠之地,人烟稀少,很难从当地获取足够食物。m.chuangshige.com
战士们仍然要饿着肚子行军,身体愈发虚弱,行军速度减慢,还营养不良引发的各种病症也开始大规模出现。
并且秋冬逼近,战士们却衣衫褴褛,许多还穿着草鞋,在低温环境里,手脚冻伤、冻坏的情况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作战与行动能力。
但是国民党军队依然穷追不舍,在红军北上必经之路设下多道封锁线,妄图把红军困死在这一带。
他们提前占据有利地形,修筑碉堡,配以重火力。
后面又有国民党大部队正在赶来,预备围歼红军主力。
多重困境之下,红军只有迅速打下敌人在隘口布置的碉堡和驻军,并抢占有利地形阻击敌人大部队,为后续部队汇合一并北出甘南创造条件。
1935年8月29日,包座战役就此打响。
红军在大量减员和战斗力大幅削弱之下,依然凭借高超的战术指挥与顽强斗志,以诱敌深入、分散敌军等战术,成功吃掉了敌人的先头部队。
并借助缴获的重武器,成功打掉敌人的多处碉堡据点。
此战红军不仅得到了敌军提供的关键粮食和弹药补给,还顺利依靠狭窄地形阻挡了敌人后续大部队。
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通道,为红军北上甘南、进而为与后来走出草地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等待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汇合期间,国民党军妄图凭此天险将红军阻拦在甘南,在腊子口凭借险要地形布置了防御工事。
1935年9月16日至17日,腊子口战役打响。
红军先行正面强攻,后派出突击队攀崖迂回,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敌军后方,成功炸掉敌人碉堡突破防线,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打开了通往陕北的关键通道。
1935年10月9日,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甘肃会宁会师 。
这次会师前,两支队伍先后都历经了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行军,突破重重封锁。
会师让历经磨难的红军力量汇聚,极大振奋士气,也为后续革命发展、巩固根据地等行动奠定坚实基础。
1936年10月22日,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同中央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及将台堡地区会师。
后续又于11月20至24日,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国民党军急调兵力进攻,红军诱敌深入,把东北军109师引入预设战场,经激战,一举歼敌,巩固了新开辟的陕甘根据地,为革命大本营扎根西北奠定基础。
不过东北军对红军的围剿失败,也与东北军没有尽全力围剿,心心念念想要抗日有关。
至此,历时两年,途经十四个省份,历经大小战斗六百余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 ,毙伤俘敌约7.6万余人,总行程达两万五千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部结束。
长征结束时,已经担任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为长征的最终胜利写下了着名诗词,《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不过长征的结束,只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阶段性胜利,距离取得全国胜利还非常遥远,形势也并不乐观。
新的陕甘苏区地处西北,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人口也较为稀少。
战士们衣衫褴褛、缺衣少食,粮食储备近乎为零,武器弹药也损耗严重,急需补充。
就连满足基本的吃饱穿暖和作战需求都是棘手难题。
并且国民党军仍未放弃“围剿”,依旧在周边陈兵,虎视眈眈。
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也比长征时期要好得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