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阎姬(三)临朝称制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旧安排膳食,询问起居,仿佛汉安帝仍在世一般。他们的表演,可谓是煞费苦心,试图以这种虚假的表象,来蒙蔽众人的眼睛,掩盖皇帝已经驾崩的真相。

    三月十三日,皇帝的车驾,在尘土飞扬中急速驱驰,最终缓缓回到了那巍峨庄严的皇宫。这一路,旌旗飘扬,护卫森严,马蹄声和车轮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沿途的宁静。

    三月十四日,晨曦微露,阎姬心怀叵测,精心策划,狡诈地派遣司徒刘熹,前往郊庙祭祀社稷之神。刘熹身着庄重的礼服,神色凝重,依照繁琐的礼仪进行着祭祀活动。

    阎姬祷告上天,言辞恳切,表面上请求保全汉安帝的生命,实则暗藏阴谋。那一日的夜晚,月色黯淡,整个皇宫沉浸在一片肃穆之中。直至夜深,才为汉安帝发丧。

    汉安帝的离去,使得宫廷权力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尊阎姬为皇太后,她自此登上了权力的巅峰。阎姬临朝摄政,其目光中透露出威严与野心。

    她发号施令,左右着宫廷内外的事务。与此同时,任命大鸿胪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阎显手握重权,威风凛凛,其权势在宫廷中,如日中天。

    在古代封建社会,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屡见不鲜,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不择手段。而阎姬的摄政,无疑是这种斗争的一个典型例证。

    祭祀社稷之神,在当时被视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宗教仪式,阎姬利用这一仪式,来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反映了当时宗教与政治紧密结合的社会现象。阎姬的摄政和对阎显的任命,必然引起了朝廷内外的震动,和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对当时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好不容易,从一个普通从一个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子,熬到了一个王朝的最高掌权人。为了巩固和维护自己的地位,心怀叵测的阎姬,意图图长久独揽朝政。从而将来之不易的权力,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她深知,唯有拥立一位年幼懵懂,易于掌控的皇帝,方能实现自己的野心。于是,阎姬与阎显等一众心怀不轨之人,在那幽深诡谲的宫中,秘密定下了险恶的计谋。

    在汉安帝所征召的亲王之子中,他们经过一番权衡与算计,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济北王子北乡侯刘懿身上。之所以选择刘懿,无非是因其年纪尚幼,心智未开,便于他们操纵摆布,以达成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公元125年三月二十八日,在阎姬和阎显等人的精心策划下,刘懿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这看似庄严隆重的即位仪式背后,实则隐藏着宫廷内部权力争斗的黑暗与阴谋。

    此时的朝堂,风云变幻,各方势力暗中较劲,而年幼的刘懿,不过是这场权力游戏中的一枚棋子,未来的命运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公元 125 年的四月丁酉这一天,掌权人阎太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命决策,其影响深远,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阎太后任命太尉冯石为太傅,这位冯石,过往在朝廷中素有威望,以其稳重和睿智着称,曾在诸多重要事务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司徒刘熹,则被擢升为太尉,刘熹为人刚正不阿,在处理政务时一丝不苟,其公正严明的作风深受众人敬仰。

    而此前担任司空的李合,也在此次变动中,被任命为司徒。李合在过往的任职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类事务的处理都游刃有余,为朝廷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了诸多力量。

    与此同时,阎太后还升任大长秋江京,为长乐太仆。江京此人,在宫廷中久经历练,对宫廷事务了如指掌,其此次的晋升,无疑为宫廷内部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挑战。

    这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反映了当时朝廷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的政治走向和社会发展。

    这种高层官员的任免,往往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体现了对于权威和能力的不同认知和考量。

    从这一系列官员的安排上,可以看出的是,阎姬虽然有自己的私心。但是,在国家大事上,她还是懂得进退的。她识人善用,将能用的人放在其擅长的岗位之上,而不是任人唯亲。

    当然,在用人上相对得当的阎姬。也始终防范着那些手握大权,对自己的地位有着很大威胁的大臣。可以说,在军力的掌握上,阎姬只相信自己的娘家人。

    哪怕是曾经和自己,站在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只要是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威胁到国安的运转。这些人统统都会被阎姬,一网打尽。

    公元 125 年四月,阎太后的兄长阎显,对大将军耿宝心怀忌惮。耿宝位高权重,其威名在前朝,广泛传播,影响力不容小觑。阎显深知耿宝的权势,对自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于是心生一计,暗中暗示相关官员,上奏弹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据奏报所述,耿宝及其党羽,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