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送装备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赵老的那件“装备”,其实也谈不上先进。

    钓鱼佬应该都知道,钓竿按其节数可分为:单节竿、多节竿和插接式钓竿。

    单节竿也称独龙竿,由竹或其他材料制成只有一节的钓竿。竿长一般4米左右,具有不易断裂、柔韧、经久耐用等特点,缺点是携带不便。

    多节竿有2一20个接口的钓竿。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缺点是接口处易断裂。

    而多节竿又分插接式钓竿和抽出式钓竿两种。

    所谓的抽出式钓竿,很好理解,就像我们平时用的缩骨伞一样,其竿体为空心,可将数节竿收缩于底柄的杆管内。使用时,一节节拉出来,不用时,从底部一节节退入。

    这种竿便于携带,但坚实性不如插接式钓竿好。

    至于插接式钓竿是由数节竿体相互插接组成的钓竿。

    在安装时,是由细到粗一节一节插接起来。特点是接口严密,钓竿受力后的整体性能好,竿体较细。

    这种钓竿,其实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因此,才说赵老的那件“装备”谈不上先进。

    有人可能会吐槽周益民拿出有轮的钓竿很不妥,觉得那是现代的产物,那个时代并没有。没有轮的钓竿,一律被归类为手竿。

    然而,这种担心反而多余了。

    事实上,有卷线器的车竿形象资料最早见于宋代。

    我国宋代名画家马远画的《寒江独钓图》中,钓者手持的钓竿,就是一种带卷线轮的钓竿,它和现在钓鱼用的车钓竿极为相似。

    如果以他画中的形象资料作为我国开始使用远投竿算起,那么,带卷线轮的渔竿在我国出现,至少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此外,《古今图画集成》收集有明代《钓车图》版画一幅,画面是一个钓翁,左手持轮竿,右手收线,一只鼋正被拉出水面。

    这说明在明代轮竿已在民间相当普及了。

    也正是如此,周益民才敢大大方方将那套钓具送出。

    面对赵老的询问,周益民并不慌,微微摇头道:“不知道,朋友送的,是国外货也不一定。”

    外国货又怎么样?

    别看现在中国好像很封闭,但国内的进口货还真不少,像手表之类,不少都是国外的品牌。

    尤其是在友谊商店,外国货一大堆。

    大家也知道,友谊商店和普通百货店不一样,最初只对外宾开放和服务。

    它卖的东西是市面上见不到的,很多商品在当时属于“特供”。

    比如魔都梅林的罐头、津门起士林的西点、苏州的双面绣、杭州的织锦、京城雪莲的羊绒衫、国人热望的自行车、手表……

    而进口家电和威士忌、万宝路等,更是这里的专卖。

    如今,友谊商店更是有一个口号:市面上有的商品,我们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们必须有;外国时兴的,我们也得有!

    所以,哪怕周益民承认是外国货,也没啥问题。

    赵老也不纠结是不是外国货,对周益民送的这套钓具非常满意,爱不惜手。

    “益民,有心了。”

    如果是别的东西,他可能就不收了。但这么好的钓具,他真有点拒绝不了。

    指望这套钓具给他挽回颜面,在钓场上大杀四方呢!他脑海里,已经想到自己不断上鱼的场面,吸引所有钓友们的目光。

    他恨不得现在就去找位置,甩几竿。

    不过,赵老也不会白要周益民的“大礼”。

    回敬的,必然也是一份“大礼”,但不一定是今天给而已。

    经过一番认识,周益民才知道,丁主任的大舅哥叫赵家栋,在文宣部上班,职位还不低呢!

    赵家不缺吃的,有猪肉、羊肉等,所以也给何师傅很好的发挥空间,弄出了六个菜,色香味俱全。

    想想也是,别说赵家其他人,仅仅是丁主任一人,管着那么大钢铁厂的后勤资源,给家里弄点吃的,简直不要太轻松。

    这个世界,不管人民怎么艰难,总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愁吃的。

    按照赵老的说法,自己打了半辈子的仗,出生入死的,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吃好点怎么啦?

    他是一名老红*军,参加过抗日,也打过解放战争,甚至前几年还去了汉城溜达一圈,不带护照的那种。

    也就这两三年才退下来。

    对此,周益民觉得合理。

    就像在后世,烈士的子女中考、高考能加分一样。人家为国家流过血、立过功,加点分数怎么啦?

    “爹,你别喝那么多,医生……”

    老爷子不满意了。

    打了半辈子仗,多喝两杯怎么了?

    “医生个屁,老子心里有数,你莫管我。”

    哪有儿子管老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