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44章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歌手,但看到工作人员热切的眼神和周围忙碌的团队,最终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接着你就为俱乐部录制了“100周年纪念歌曲”的多个语言版本。
那名工作人员兴奋地向你保证:全世界的多特球迷都会听到你的声音。
而你只是担心自己唱歌有没有跑调。
……
这间录音棚位于多特蒙德训练中心的二楼,平时主要用于制作球队宣传片或录制球员采访,设备虽简单却十分专业。
录制完歌曲后,你从俱乐部的临时录音棚走了出来,耳边终于恢复了正常的嘈杂声。
时间已经不早了,其他队友大多已经在餐厅吃完了午饭,偌大的餐厅里显得有些空荡。
不过克洛普还在。
你拿了份简单的餐食,快乐地坐到了你的主教练身边。
克洛普戴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一边慢条斯理地吃着午餐,一边翻看着训练笔记。
与青训时期的“走训制”不同,一线队采用全日制集中训练的模式,球员们可以提前与厨师沟通特定菜单:在俱乐部用餐不仅更安全,而且所有饮食都有记录,方便教练更好地掌控球员的身体状况。
你第一次在一线队的独立餐厅用餐时,坐的正是克洛普的旁边。那时的你还有些拘谨,慢慢地吃着盘中的食物,而克洛普则一边浏览手中的比赛数据,一边不时抬头和你聊上几句。
当你吃不下剩余的食物时,你的主教练自然地接过餐盘,帮你吃掉了剩余的部分,
那时17岁的你完全被震惊到了,不过之后也就习惯了(并尽量每次都把食物吃完)。
在德国,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
许多德国人用餐时,如果有人剩下较多的食物,其他人偶尔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吃掉,或者直接分摊剩余的食物,这种习惯源于他们对“食物浪费”的高度重视,早已成为德国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一些非欧陆国家的外国人来说,这意味着你的德国同事或许会吃掉你的剩饭。
你觉得:这种极端的节俭习惯,或许是当年“五十万马克买一个面包”的历史留下的传统。
1923年,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使食物变得极其珍贵。年初,一个面包的价格还只是250马克,但到了年底,价格却飙升至2亿马克,50万马克甚至连一口面包都买不到。
尽管魏玛政府后来通过引入“伦腾马克”等经济改革稳 定了局势,但那段历史的余波至今仍影响着德国人的生活态度。
时至今日,德国人依然极为反感“粮食浪费”和“过度包装”。
你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克洛普聊着,不得不说,你们的sll talk…内容格外深刻。
你的主教练挑着眉毛,第一次和你讨论了“战争后的巨额赔款、财政赤字和货币超发导致恶性通胀”的话题。
饥饿是一种集体记忆。
战败的二十二年后,你的主教练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他是战后的第二代德国人,他的祖父母那一代人经历了二战以及1946-47年的战后饥荒。
那场饥荒导致了数十万德国人丧生。
战后的饥饿深深烙印在德国人的记忆里,那一代人从不把食物视为理所当然,而是珍贵的资源。他的祖父母绝不会轻易扔掉食物:如果上面长了一点点霉斑?切掉坏的部分,继续食用就好了。
他和他的姐姐斯特凡妮(Stefanie)、伊索尔德(Isolde)从小就被母亲教育要吃完盘子里的所有食物,大人们常说:“孩子吃不完饭,第二天天气就会不好。”(事实上德国每天天气都不太好)
在他四岁的时候,柏林还不完全属于德国,《柏林四方协议》签署后,允许东西柏林之间有限的人员往来,柏林墙依然屹立不动。
直到他十八岁,戈尔巴乔夫成为“东部集团”(Ostblock)的领导人,他提出了“公开性”(Glasnost)和“重建”(Perestroika)两大改革政策,在这种影响下,东德内部的反抗力量逐渐壮大。
两年之后,里根在柏林墙前发表了著名演讲,那句“戈尔巴乔夫先生,请推倒这堵墙!”(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深刻地影响了德国,成为推动东西德统一的标志性呼声。
1989年,你的主教练22岁,柏林墙在民众的抗议和东德政府内部的动荡中倒下,德国走向了统一,冷战格局随之崩塌,欧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那就是克洛普的童年与青年。
德国曾经饱受饥饿的折磨,也曾使他国陷入饥饿的深渊,但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歇,依旧推动着人类不断向前。
你沉默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