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第二节《潮神》——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曲,呜呜咽咽的曲调有一种神秘的魔力,闻者无不觉得日月为之暗淡,湖山为之颤抖。闻者虽然听不懂箫曲的含义,却被老叫花子的箫声弄得内心酸楚难忍,潸然泪下。老叫花子吹箫时,小叫花子用那童稚的腔调,随着箫曲,唱起了催人泪下歌词,第一段过板:

    伍子胥!伍子胥!

    跋涉宋郑身无衣,

    千辛万苦凄复悲!

    父仇不报,何以生为?

    第二段过板:

    伍子胥!伍子胥!

    昭关一度变须眉,

    千惊万恐凄复悲!

    兄仇不报,何以生为?

    第三段过板:

    伍子胥!伍子胥!

    芦花渡口溧阳溪,

    千生万死及吴陲,

    吹箫乞食凄复悲!

    身仇不报,何以生为?

    吴人谁也听不懂箫曲中的歌词,或许带了浓重的楚国乡音,或许歌词太深奥,所以他们听不懂。但围观者依稀能听出这是一首悲歌,歌里有血有泪,有悲有仇。人们都不能理解,一个小叫花子年纪那么小,怎么也有老叫花子一样的悲伤情感?善感的吴地男女,情不自禁地为小叫花子的演唱而欢呼喝彩。

    这老小二位虽不伸手向围观者乞讨,富有同情心的吴地市民仍然慷慨解囊,赠钱送物。那老小乞丐仿佛没看见似的,自顾吹箫演唱,旁若无人。老小乞丐的行径在梅里引起了轰动,平淡的生活有了令人兴奋的话题。人们到处议论他们的行径,讨论着他们箫曲歌词里的含义,猜测他们的真实身份和来路,为何到贫穷弱小的吴国来,其目的为何?带着种种疑问,有几个好奇心极强的市民向老乞丐寻根问底,可无不例外被他冰冷的眼光打发回去,市民感到委屈了,在老叫花子面前,仿佛他们成了乞丐,而老叫花子却像大智若愚的先知,这个‘狂丐’也太狂妄了!这是吴王僚第七年春天里的一桩怪事。

    吴王夷昧卒时,本当长幼序位,传弟不传子由公子季札来继承王位,可季札坚辞不受。因而夷昧嗣子姬僚继承了王位,他的登基,受到了季札的支持。并于当年,也就是周景王十九年,季札携公子庆忌去了洛邑,拜见了周天子。当周景王得知季札又辞了王位,不无担忧地说:“按长幼序位,诸樊长子才算嫡长子,公子僚只是夷昧的嗣太子。季札贤卿,你这样让贤,吴国从此恐将不会过于太平?”

    吴王僚,号州于,继承了王位,成了吴国国君。诸樊长子姬光自然就不高兴了,因为公子光的父亲是夷昧的大哥。在公子光看来,吴王僚自立为王是不符合程序的,吴王僚当这个王,必须排在他的后面才对。可吴王僚毫不相让,竟撇开姬光,自己抢先攫取了王位,当上了吴王。

    公子光因此深恨姬僚,恨不得一刀杀了他。可吴国的群臣都是吴王僚的党羽,公子光没有同谋的人,无从下手,只好暂且隐忍了下来,暗暗等待时机。公子光在隐忍待时的这段日子里。日子过得非常无聊,他经常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问天卜卦,向神灵询问自己何日可以为君。神灵就通过卦象告诉他,需要继续的等待。

    此时的吴国人,有许多都精于星象占卜之术,他们会在自家的门前种植苦楝树,表示是星象占卜之家。有一条街上占卜者特别多,因此这条街得名“楝树弄”。不久公子光就把自己的家搬到楝树弄来了。这楝树弄里住着当时一位很有名的相面士,叫被离,因为相人极准,所以姬光和他成为了邻居,相互切磋占卜之术。实际上是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避免吴王僚对自己的猜忌与注意;二是网罗人才,为己所用,让这个特别善于相人的被离去遍访豪杰,暗结英雄,以扩充自己的势力。因而,他举荐被离为吴都集市官吏。

    伍员佯狂乞讨,过街吹箫的事传到了被离的耳里。他感到很奇怪,一个外地人,又是个叫花子,举止怪诞。每天吹箫招摇过市,而且吹的不是普通的竹箫,而是一根精光锃亮的铜箫。身边还带着一个六岁的孩童,还会跟着箫声演唱一些当地人听不懂的歌曲。想到这里,被离决定会会这个老乞丐。

    离开了楝树弄,被离朝吴都集市走去。走着走着,他突然听到了一阵箫声,那箫声甚为悲哀凄凉;再一听,觉得应该是那个外乡的老乞丐吹的。于是循着箫声走了过去,他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乞丐。这个老乞丐双手持着铜箫,鼓着腮帮,吹着箫曲,两只赤足左右不停的跳着,既搞笑又荒诞,引得围观者一阵狂笑。

    被离仔细端详着伍员的相貌,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发现自己的相面术失灵了,因为他连对方的年龄都估不透。乃大惊道:“今天真是奇了怪了,我被离相人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怪貌之人也!他走上前,招呼道:“吹箫的,请跟我来,我想跟你说几句话。”

    伍员抬头看了一眼被离,并不理睬他,反倒起劲的吹起了一支曲调《诗经·王风·黍离》,而后那孩童随着箫曲节奏,唱起了《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