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给嫌疑犯画像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李卫国走出会议室,来到宿舍,眼见韩通在刻苦练习人体肖像速成基本功,居然已经有眉目了。
“韩通,你真是个有心人,进步很快嘛!”
“李伯伯,实不相瞒,来冀东省前我学过几年素描,所以有一点儿基本功,现在捡起来不晚吧?”
“当然不晚,你又一次令我刮目相看。走,我们去冀东询问知情人,给一号嫌疑人画肖像。”
“坐火车吗?”
“时间紧迫,坐警车去。”
一路上,李所长给韩通讲人物肖像的要领:“嫌疑犯受犯罪心理支配,通过分析判断,觉得万无一失,才敢实施犯罪。
还有一部分嫌疑犯认为自己的行动,人不知鬼不觉,或者在月黑风高下作案,岂不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我们得抓住嫌疑犯的心里活动,根据知情人的一瞥,或者他们提供的模糊记忆,手绘模拟嫌疑人的五官。”
“李伯伯,模拟手绘嫌疑人肖像,最基本的要领是不是多观察、多画大众脸谱?”
“孺子可教也。是这个理儿,熟能生巧嘛。多观察、多模拟、多画多练,缺一不可。”
“我听龙飞虎大哥说,给嫌疑人画肖像的警察也叫犯罪素描师?”
“是的,犯罪素描的功夫的确需要日积月累,我年轻的时候,一有空就去街道或者公园画不同年龄段的人物肖像。”
“李伯伯,我想起来了,我在一本外国侦探小说中看到关于刑事相貌学的描写。”
“是的,刑事相貌学的精髓就是指模拟画像得遵循细致的操作要领,以及询问的语术。既要问到尽量多的细节,又不能以自身的揣测度对口述人产生误导提问。这些操作涉及到人类的一些习惯研究。”
“李伯伯,您能给我几个例子吗?”
“假如我问一个惊魂未定的人,请你说一说嫌疑人长什么样子?她也许会说看不清、记不得了。这个问题本来就难以答复。如果你问,那个人当时什么表情?受害人或许能大概回忆起事发的画面。”
“您的意思是,人类对表情的记忆,总比五官特征敏感?由此引导受害人或者目击者讲出画面中人物的肤色、衣着、发型、五官特点?”
“韩通,你确实能举一反三,的确是一块当警察的好料!”
“李伯伯,您过奖了,我也是在您的点拨之下有了一些体会。”
有共同话题,路途中的时间过得飞快。
到达刘师傅家,太阳落山了。
刘师傅一家眼见警察来访,有些莫名其妙。
“刘师傅您好,我是冀东火车站派出所的李卫国。想从您老这里了解一个人。”
“请两位坐下说话,想了解谁啊?”
“我知道您是冀东车务段的职工。听说你见过以一个绰号叫‘王一刀’的人?”
韩通有眼色,立刻把纸和铅笔递给了李伯伯。
“是的,‘王一刀’曾经是冀东车务段段长的儿子王德柱的师傅。我曾经和王德柱在三岔口货运室是同事。”
“后来您怎么到了万水站货运室?”
“王德柱,也就是王野猪被张泼皮杀害后,三岔口货运室的职工都被调整到了其他地方。我在万水货运室干到了退休。”
“您还记得见到王一刀是哪一年?”
“好像是1982年的春节前。王德柱从三岔口给他师傅买了一只羊,带回冀东,让我和他去送。”
王一刀的家在东城区,是个四合院,院子很大,房内乌漆嘛黑,堂屋的墙上贴满了武功图片。”
“刘师傅,他的五官模样您还有影响吗?”
“大概四十八九的年龄,精神头儿不错,说话中气十足,目露凶光,坐在太师椅上,像个师傅的样子。”
李所长根据刘师傅的描述,迅速勾勒出了王一刀的肖像。
韩通站在李伯伯身后,看的真真切切,对李所长高超的模拟肖像水平惊叹不已。
“请您老看一看这张画像,和您见过的王一刀差别大吗?”
“嗯嗯,差不多。让我仔细瞅一瞅。”
“嗯嗯,别着急,您老慢慢看。”
刘师傅端详了一会儿,道:“眼睛再小一点儿,嘴巴再大一点,鼻子再高一些、眉毛再淡一些。”
李所长根据刘师傅的要求,进行修改。
“您看看,是他吗?”
“嗯嗯,这次更像了,腮帮子上的肉有些少了。”
李所长刷刷几笔,满脸横肉的王一刀跃然纸上。
当刘师傅再次看王一刀的肖像,惊讶的目瞪口呆,道:“你画的真像,简直一模一样!”
“谢谢您,刘师傅您见他的时候是9年前。如今,王一刀已经是60岁左右的人了。”
“是的,人年过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