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溪云初起(二)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会,正如现下的朝中局势。
虽然天授帝如今已经退居上阳宫,且还有李湛率兵把守,但武氏担心的局面并未出现,李显如今依旧重用他们,武家势力比之天授帝在位时更甚。
神龙政变后愈发壮大的相权,步步退让的皇权,而此时被重用的武家在局中就显得格外重要,至少在明面上两方制衡的局势已成,被架空的帝王只需要在双方对打时维持住现下这种局面,同时润物细无声地将自己的势力穿插其中即可。
李裹儿叹了口气,拿起那片竹叶对折,而后丢进茶炉里。
或许帝王的宝座有一种神力,坐在上面的人不必问师,而是自然而然就会权衡之术。
裴言欢踌躇半晌,问道:“谯王是不是要出京了?”
李裹儿应了一声:“估计也就这几日了。“”
李重福在之前选择和张氏上同一艘船,如今张氏已败,他自然也要受牵连。更何况朝中对当年邵王李重润和魏王武延基身死一事存疑,怀疑其中有李重福的手笔,本着这件事,李显和韦清蓉也不会任由储君之位落在他头上。
不过李裹儿明白裴言欢提起这件事时的原因,如今张氏已死,她兄姊的仇算是报了。玄云,或者说赵宣云这些年在李 裹儿身边也出力不少,如果能让有情人成眷属,那也算一件好事吧。
“我已经同父王说过了,让大哥在出京之前同她和离。”李裹儿还记得龙兴寺里看到何如菡的那一幕,青梅竹马成陌路,旁观者很难不动容。
裴言欢闻言淡淡一笑:“那我就先替宣云谢过公主了。”
“举手之劳。”李裹儿端起茶杯,里面的茶水早已不再滚烫,却正合她心意。
“还有一件事,或许算是我多言,但公主还是要留些心。”裴言欢挽起袖子,又往茶炉里加了些炭,不过片刻,原本渐渐平息的茶水又逐渐沸腾起来。
她隔着袅袅热气看向对面的李裹儿,说:“上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宫内政变发生后的第二日,当时如今的圣上还并未即位,只奉命监国,但当时有一道诏令关于袁侍郎的任命。我没记错的话,此人应该不是圣上的人。”
李裹儿看着汩汩作沸的茶水,也开始思考这件事,她知道裴言欢说的这个人,但并未留意过多。
中书侍郎兼宰相袁恕己,原本是御史中丞,神龙政变后的第二日便入中书拜相,而此人也是前夜参与政变的官员之一,但这封诏令的奇怪之处是上月二十三日天授帝并未退位,所以不可能是她的调令,她不会允许一个逼迫自己退位的人任职宰相,但当时的李显还是太子,只奉命监国,并无此权力,所以也不可能是他的任命。
朝中所有的诏令都是由中书起草,门下审核,并由宰相签字副署同意后才能生效,而在皇权交接的这一日留白中,早有人悄无声息地将他放进了中书,甚至这个诏令都不在天授帝和李显的决定之内,如此这般,即便在第三日李显登基后,也不可能将这道诏令作废。
李裹儿回想当日场景,这个人并未同张柬之一行人一同去长生殿逼宫,此人应该是奉命率领南衙禁军以备不时之需,而当夜与他一起的是相王李旦,所以在后面局势混乱的一日里,相王就将此人塞进了中书还封了宰相,以后诏书的起草也将经由此人手中,位置可谓是巧妙。
檐下风起,涛涛竹林发出沙沙声,显得室内格外寂静。
见微知著,这是李裹儿此刻脑海中呈现的字。她在复杂的棋局中混沌万分,早已错过这些细节,然而裴言欢在云渺山上却能将朝中局势看得清楚,甚至没有略过一丝异常。
“言欢......”李裹儿语气犹豫,这是她第一次唤裴言欢的名字,不是裴姐姐,不是灵微道长,“公主府在年前就能修建完成,到时你要不要同我下山?”
裴言欢无声笑了笑,轻轻摇了摇头说:“这里就很好,能听见潇潇竹声,也能看见北邙山。”
风从门内和窗内吹进,室内悬挂的画幅被吹得哗哗作响,与窗外的竹声合在一处,画上的翠竹也在这吹起又落下的瞬间像是活了一般随风摇曳。
这里就很好,她在留仙亭内看着与云渺山遥遥相望的北邙山,望着沉眠在那里的少年。
清风拂过竹梢沙沙作响,一如年少时对方在自己耳边的喃喃低语。
此后每一次风起,都是他在诉说未尽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