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体系的搭建,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除了体系本身之外,便是能够适应体系并且稳定体系运转的人员。
体系本身,崇祯并不打算现在就针对各个不同城池做什么调整,毕竟当初设置体系的时候本来就考虑了体系在其他城池的适应情况的。
既然如此,那么将京城的体系,扩散到其他的城池,所需要的就是人手问题了。
只要将能够迁移到其他城池,并且能够很好地执行体系以及崇祯命令的人手搭配好,然后以大量军队陪同压阵,那么,这几套崇祯精心涉及,按照朱元璋观察国运所得,能够让新的大明多延续两百年的体系,就能够在其他城池很好地运转。
一旦这套体系在新大明的其他城池运转,那么,那些城池的情况,便全部都在崇祯或者说朝廷的掌控之中,城池的所有能力,也都能被充分调动了。
毕竟,这几套体系的特点,便是崇祯可以直接对最下层的基础百姓进行了解和管控。
一道政令下去,可以直接让特定地方的特定人员进行通知,进行几乎精确到单个人的控制。
而同时,每天,所有朝廷人员都需要撰写的日报,则保证了每天的事情都能够上呈到崇祯的眼中。
只是一个人的上呈文书,当然有作假的可能,但是所有上下游的人员,全部都每天上呈日报,那么一旦有作假,就能立刻通过上下游的情况,推断出错误所在。
事实上,崇祯之所以能够对吏员的成绩做出如此系统而真实的评价,而不用担心吏员们的成绩是自己捏造或者修饰过的。
便是因为理政监每天除了将日报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之外,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将每一个人的日报,与上下游,与同级的日报进行比对,出现明显区别的,都会通知锦衣卫进行一一查证。
那些不仅没有当官,反而被抄家的吏员,其中就有一部分是这样做的。
所以回到体系扩散的事情,只要崇祯将这几套体系扩散出去,扩散一个城池,就将完全掌握一个城池;
扩散一个地区,就能完全掌控一个地区,除非某个地区的人员从上到下全烂了,否则,这套管控体系就会一直起到作用。
得益于崇祯大幅提高的官吏俸禄,在崇祯在位的时期之内,这套体系的腐败肯定是不会太快的。
所以,至少,在崇祯的手中,肯定会出现一片大好的盛世!
“启禀陛下,名单以及档案都已经拿来了。”
太监的话打断了崇祯的畅想,崇祯抬头,只见数名新军将士,将一大摞的文书资料抬进了御书房中。
在以往的时候,每个官员的相关资料,本就会归拢在一起,作为以后的升迁提拔的依据。
崇祯建立新大明之后,因为用的人手大多数都是原本的污吏,所以对于相关资料的收集更加看重。
这些被收集起来的资料,便被专门小心装袋,专门备份,然后妥善保管了。
现在,崇祯需要根据人员的情况来安排扩散到其他城池之中搭建体系的人手,自然就需要结合这些名单来一起作为依据。
“先把京中官吏的名单以及档案拿过来吧。”
尽管崇祯之前最先设置,最先搭建的体系,是村令体系,但是真要扩散到其他城池之中,那么最先进去的体系肯定是城池内的管理体系,也就是京城如今的官吏体系。
所以,崇祯肯定要先从京中官吏体系中选出人手。
当然,他说的选人手,那都是先选择最底层的人员,直接从九品官员开始。
如今京城的七品八品官员,本来在上个月都还是普通的小吏而已,他们现在都是在不断积累经验,自然没有现在就调到其他城池担当管理的资格。
第一批,或者说第一次的扩散,崇祯准备将体系扩散到周遭的小城之中,然后,直接用最底层的九品官员直接管控,然后,实在管理不了的,便通过快马将文书传递到京城,由崇祯来处置。
因为,在现在的崇祯心中,还没有能够代天牧狩,独自掌管一座城的人,哪怕,是县城。
小城本来事情就会更少,紧急而重要的事情自然就会更少。
一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就可以直接让外派过去的九品官员自行解决,事实上,他们本来也就是干这个的。
之后,一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可以通过文书上报,直接传达到京城崇祯的几案,由崇祯来亲自处理。
这样一来,这样的城池之中,哪怕没有县令之类的上官,也足以将事情处理妥当了。
所以,第一批的时候,崇祯将会只派遣底层做事儿的人过去。
“嗯”
崇祯开始认真查看这个名单,然后在纸上,以笔墨书写名字。
第一批,派遣到小县城之中的人手,毕竟比起其他官吏来说,都要远离崇祯这个皇帝远离大明朝廷一些,所以肯定是要以更加听话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