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民情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菜是四方楼送来的菜。
酒是司马澈家的西山天醇。
十来个人围坐一座,就在这飘香园的后院里吃起了酒来。
气氛更显轻松,但大家依旧保持着应有的距离,毕竟这二位是当朝宰相!
官居二品的宰相大人!
按照他们的思维,如同这二位这般身份地位的人,想要大夏任何一个家族覆灭都是一句话的事。
这其实也是事实,只不过当今皇上将他们那巨大的权力给关在了笼子里罢了。
再加上当今皇上明察秋毫,下面的官员,至少这京都的官员是绝对不敢乱来的。
司马韬作为引荐燕熙文和宁玉春的人,他显得要活络许多。
“燕相、宁相,这四方楼的味道,想来二位应该很久未曾吃到了,来来来,试试这红烧狮子头!”
他用勺子打了两个红烧狮子头放在了燕熙文和宁玉春的盘子里,又道:“这些年我也走过了大夏的许多地方,要说到吃,还是咱们金陵的味道最为地道。而金陵的味道依旧以这四方楼为最佳。”
“不过现在这四方楼遇见了一个对手,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
燕熙文和宁玉春前些日子倒是和傅小官在四方楼吃过一次饭了,不过他们这些日子一直在忙着乡村振兴计划这事,还真没有怎么关注长安城里的那些新鲜事。
宁玉春便看向了司马韬问了一句:“怎么?莫非又有某个御厨出来开了酒楼?”
“不是,”司马韬摇了摇头,“是从远东道来的,那酒楼的名字叫醉美海鲜楼!”
“因为航运顺畅航班固定的缘由,也因为那冷冻技术的进步,远东道的海鲜我们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但现在无论是观云城还是金陵,只要通了航运的大城市,都有海鲜在售卖。”
“这醉美海鲜楼的老板是个女人,年纪……年纪看起来还不大,也就二三十岁,很漂亮。去岁秋,观云城开了第一家海鲜楼,次月,金陵城开了第二家海鲜楼,再次月,听说长今城也开了一家。”
“太临城和刺勒川以及西夏自治区远北道还没有,因为不通航运。就在过年前,咱们这同样不通航运的长安城居然也开了一家。”
“那老板娘亲自坐镇这长安城,食材全部是从远东道航运至金陵,再从金陵通过火车运到了长安,里面的厨子据说也是远东道的人。”
“他们只做海鲜,虾呀蟹呀海鱼呀,反正品类繁多,那味道……怎么说呢?颇为清淡,据说养生。而今可是各地有钱人追捧的玩意儿,隐隐有了超越四方楼的苗头。”
燕熙文一听,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交通的便利,才让远东道的海鲜食材进入了寻常人家。
也是因为交通的便利,才有了更多的远东道的商人来到了大夏。
“这么说来那醉美海鲜楼咱们改天可得去试试,百花齐放嘛,品品远东道的手艺这也是在解放思想……对了,你说的那位漂亮老板娘叫什么名字?”燕熙文问了一句。
司马韬笑道:“叫爱田美沙,啧啧啧……”他摇了摇头,“那脸蛋那身段儿……反正我觉得比银河九天那位樱木花雨诱惑人太多了!”
汪七月也笑了起来,“你小子,可当心着点,小心你夫人绕不了你!”
这仅仅是席间的一个插曲,只当是司马韬说来活跃气氛的一个话题,反倒是宁玉春将这醉美海鲜楼和爱田美沙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他此刻也没想太多,仅仅是觉得远东道的商人在这长安城来立足做生意挺不容易,觉得应该给长安府尹张梦泽提一嘴,让捕快们注意一点,莫要有泼皮或者某个权贵去欺负了人家。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宁玉春说到了此行来这飘香园的主题。
“大夏从今年开始,将推行又一项国策,就是乡村振兴计划,你们若是有关注过大夏周报应该知晓。”
这件事司马韬等人还真知晓,因为大夏周报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一国策。
作为商人,他们首先想的就是在这一国策中可能蕴含的商机。
但宁玉春不是来向他们透露商机的,“这之前你们也都知道,我一直在京西南道任道台,熙文也一直在江南西道,此后才调去了太临城。”
“大夏建国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尚未能去往大夏的许多地方,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区,比如越山北道的崇州,比如京东西道的邛州,还比如京西北道的禹州等等。”
“那些偏远山区尚未能通大路,朝廷御吏台的人手也有限,没可能监管到每一个县郡。我听说那些地方许多人的家里依旧穷得揭不开锅,更有甚者说他们一条裤子几个人穿……”
“这里面有自然条件的原因,也有地方官员不作为的原因。现在的地方官员为了政绩考评,起了一股不好的风起,他们报喜不报忧!”
“这喜一报从上到下一片欢喜,朝廷也不知道,大笔一挥,该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