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刘昆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大多都是在责备刘季,同情他的。
甚至有人在夸奖他,尊师重教,是读书人的楷模。
这让刘昆脸上的笑容,渐渐浮现。
就连高堂子,都觉得,刘昆这个传业弟子,在品德上是相当不错了。
这样的一首诗,都能让给刘季,因为刘季是师公。
吕雉察觉到,刘昆这样做,显然是在抬高自己的同时,贬低刘季。
她有些气恼了,正要斥责刘昆,却是被刘季给拦住了。
“媳妇儿,这里是读书人的地方,不是街市之上,莫要生气骂人!”
他对吕雉眨了眨眼睛,“交给我就行了!”
他抬眼看向得意的刘昆。
此时的刘昆,自觉压了刘季一头。
他倒是想看看,刘季要怎么证明,这诗是他写的!
刘季呵呵一笑,“这么一首简单的小诗,还要呕心沥血,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刘昆,你脑袋是装屎的吗?”
“这不过就是一首启蒙孩童读的小诗而已,要作这样的诗,我想都不用想,要作多少首都没有问题。”
全场寂静下来。
刘昆作这么一首小诗,就为人所津津乐道,刘季却说,想都不用想,要作多少首就有多少首。
这无论如何,都让人无法相信。
即使刘季讲史讲得是精彩纷呈,然而,诗赋却是另外一种领域,不是知道的历史多,就能作诗赋的。
刘昆心中嗤笑一声,这刘季,向来以能吹牛皮著称,到哪里,牛皮吹起来,那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刘昆是读书人,知道写一首诗赋,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
尤其是一首好的诗赋,除了要有灵感之外,还要有真情实感,以及精准洗练的文字功底。
想都不用想,要作多少首就有多少首,那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作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只能是贻笑大方而已。
就连吕雉都有些担忧地看着刘季。
刘昆表面很是恭敬,对着刘季左手压右手,就是一个鞠躬。
“有请师公赐教!”
刘季丝毫没有犹豫,握了握吕雉的小手,让她安心。
他抬脚走上高台,环顾全场一眼,抬头看向天空中的月亮。
“那你们听好了!”
“我现在就以天上的明月为题,作一首诗。”
全场静静地听着。
刘季想都不想一下,就吟出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一读完,所有的读书人,低头一沉思,再抬头看那一轮明月,一下子就落入意境之中。
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有离开家乡很长时间的经历,为了求学,为了游历,还为了其它原因。
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不要说离得很远,就算是离得几十公里,也是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趟,所以,思乡这种情感,都非常的浓重。
众读书人们,如同喝了一碗香浓的醇酒一样,个个都有种迷醉之感。
好诗啊!
真是好诗!
台下的陈其,直接站起来鼓掌,边鼓掌,眼眶都红了。
“师公,这诗真是太好了,道出了我在外为官,看到圆月,总是想起团圆,苦思家乡亲人的心情啊!”
其它人也是忍不住跟着鼓掌,大声叫着好,甚至隐约地听到了哽咽之声。
“我好想家,想家中的父母,想家中的兄弟姐妹!”
“呜,我有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也不知家中现在如何?”
“看来,是时候回一趟家了,在外求学五年,不知父母还健康否。”
台上的刘昆,看到台下的读书人的表现,一下子就懵了。
他也是读书人,这首诗,确实是格外的清新,也容易让人触景生情。
高堂子咽了一口水,也顾不上形象了,回头大叫一声。
“荀道,把师公的诗,给记下来。”
“好!”
荀道立刻提起笔来,正要动笔,突然想到了什么。
“师公,这首诗叫什么?”
刘季淡淡一笑,“就叫它静夜思吧!”
刘季此话一出,台下又是一阵轰然叫好!
刘季看向有些发呆的刘昆。
“刘孙子,这诗怎么样?”
“不够吗?”
“我又想到一首!”
听到刘季又想到一首,台下立刻就有人大喊。
“赶紧给我竹简,给我笔墨,我要记录下来。”
“我也要记录,你们干什么吃的,没有竹简了,就把你衣服脱下来,我要写在衣服上